斯密14岁就进了格拉斯哥大学,17岁获得硕士学位。1746年毕业于牛津大学巴利奥尔学院。他先在爱丁堡大学任讲师,1751年担任格拉斯哥大学逻辑学教授,第二年改任道德哲学教授。他因高超的教学水平和极富智慧的思辨而远近闻名。
1763年,他辞去教授职务,担任布克莱希公爵(Duke of Buccleuch)的私人教师。年薪300英镑加旅费,另外再加此后一年300英镑的津贴,开出的条件实在太优厚了!当他第二年陪着年轻的公爵踏上欧洲大陆时才发现,啊!原来英国这么落后,欧洲却如此发达。他们到了法国,去了德意志等各国,游历了欧洲,看到所有的一切。这期间,他结识了很多研究经济的学者。他拜访了重商学派,他们说商业创造价值;他拜访了重农学派,他们说农业创造价值。他自己则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
在欧洲侍学两年半结束后,斯密回到英国,1767年他带着丰厚的报酬回到家乡。他十年深居简出,思考着一个问题:这个社会究竟是怎么运转的呢?经济究竟是怎么发展的呢?思来想去,最后他终于发现,原来这个社会的运转靠的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每一个人在做事时,并没有首先想到社会利益,他想到的都是如何最有利于自己,所追求的是个人利益。但当他真正这样做的时候,就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拉着他,其结果比他真正想要促进社会利益要好得多得多。斯密认为自己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运转的真正内核。他异常兴奋,在屋子里来回踱着步子。
从亚当·斯密开始,人类才有了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学,所以他被称为经济学鼻祖。他主张国家不要干预经济,而是让经济自由发展,让价格机制自发地起作用。每个人都会自动按照价格机制并根据自己的利益去做事,这样经济自然就会发展了。
在他的思想指引下,英国经济首先得到发展,然后是西欧,之后是美国。斯密的思想统治了资本主义世界达150年之久。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人们用他的理论来管理一个国家,政府不干预经济,让经济自由发展,政府只做个守夜人。直到今天经济学家们还在争论不休:政府究竟该不该管着经济?还是政府应该回家去?
到了1929年,我们都知道,一场空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了。危机首先从美国开始,股市崩盘、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工人失业、经济陷入大萧条,然后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各国都陷入经济大萧条之中。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个银行家,一天他在路边擦皮鞋的时候,擦鞋人一边给他擦鞋,一边跟他大谈股市如何赚钱。回到家后他想,连一个擦皮鞋的人都知道股市能赚大钱了,这股市不是太热了吗?他当机立断,卖出手上所有的股票。在这场灾难中,只有他这样的极少数人幸存下来,其他的人都在这场股市大崩盘中血本无归,很多人因此跳楼自杀。
纽约饭店还流传着这样一个黑色幽默故事,说一位先生来饭店开房间,工作人员问道:先生,您是住楼呢,还是跳楼?如果是后者,请您最好住一楼。我们这里每天都有人跳下去。
这场席卷世界的经济危机太严重了,以至于没有哪个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幸免。这时人们不禁要问:斯密那只“看不见的手”哪儿去了?他不是说国家不用管,经济就可以自动发展吗?怎么现在经济不能发展了?怎么失业问题解决不了?怎么银行都倒闭了?怎么股市都崩盘了?经济到底怎么才能恢复过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