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诞辰事件"凸显中国人的道德理念困惑(7)

忽视道德观与经济体制的同步变革是造成国人道德困惑的根本原因

中国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成功转型,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亿万民众的创造力,实现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巨大功能,从而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而且更重要的是,在神州大地上,在13亿民众中,已经实现了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即从一种完全没有自主权利的计划配给的生活方式转变成为一种具有广泛自主选择权利的市场经济的生活方式。这是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一场"昔日今日两重天"的变革!如果我们承认"道德就是人们的现实生活方式",同时承认道德观作为意识形态或上层建筑,是"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的话,那么,在人们的现实生活方式已经转变为市场经济的行为方式时,我们的道德观也应当转变为市场经济的道德观,从而使道德观成为一种为市场经济制度和个人自主选择权利辩护的工具。

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初期,改革决策者对"扩大自主权"的改革方针,是否必然产生理想的效果,尚无充分把握,从而提出"摸着石头过河"、"猫论"、"实践标准论",为史无前例的改革事业引航开道,是十分必要的;或者说,为了避免意识形态的无谓争论("姓资,姓社"、"利己,利他"的争论)可能延误改革时机,从而提出"不争论"的对策,也是可以理解的。那么,在中国以"扩大自主权"为核心的改革开放事业已经走过30年,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和获得广大民众衷心拥护的条件下,在中国人的经济生活方式已经由计划配给方式转变为自主选择方式之后,在市场经济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主流形态的时候,却继续维持计划经济的伦理观或价值观,就是不必要、不可理解的了。我们看到,昔日用来规范计划经济生活方式的"无私利人"、"无私利社会"的道德观或道德规范,还在一成不变地出现在今日市场经济时代的各种教科书中,也频繁出现在各类媒体中。而作为"无私利人"道德观的典型形象的"雷锋精神",也仍然不时地被媒体推崇或赞扬。

这意味着,在人们按照国家的改革政策,实现自己自主选择的经济权利,厉行配置(节约)社会资源的责任,从而过上富裕生活或发家致富时,却在心灵上承受着"不道德"的罪恶感或恐惧感。因为按照"无私利人"的道德要求,个人厉行自主选择权利、追求发家致富,是一种"自私自利"的行为,因而是不道德的行为。在计划经济中,这种"自私自利"的行为是要受到批斗和法律制裁的。在没有弄清改革者的意图之前,人们不能不心怀疑虑(是否还要恢复计划经济?),从而不敢放心大胆地、理直气壮地去厉行自己的自主选择权利。而那些已经通过自主经营发家致富的人更是心神不安,他们不能不担心有一天会面临"秋后算账",没收他们"剥削"来的"不义之财"的困境,于是想方设法,将自己的财产转移到国外,或者转变成"合资企业",以受到外国人的保护。这是巨额国民财富流失国外(肥水外流)的主要原因之一。

比上述后果更为严重的是,一方面,由于"扩大个人自主权利"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的实施,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清晰地感悟到,原有的计划经济道德规范已经失去约束力,维护个人自主选择的权利,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已经是名正言顺、合理合法的行为;另一方面,由于在改革舆论宣传中,只讲"转变资源配置方式"与"扩大自主权利"的必要性,却不讲转变道德观的重要性,从而使人们不知道市场经济道德与计划经济道德有何不同;并且误以为,市场经济道德就是与计划经济"无私利人"道德相反的"有私利己"的道德,就是"不管黑猫白猫,只要赚钱就是猫"的道德,就是"昧着良心捞黑钱"的道德,就是"不顾是否损害他人自主权利,一味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道德,就是做一个"不讲道德"的纯粹自利的经济人的道德。一言以蔽之,对于今日的许多中国人而言,除了知道计划经济的"无私利人"道德已经"寿终正寝"之外,不知市场经济道德为何物,从而陷入市场经济道德虚无主义的深渊之中。因此,在当代中国,"坑蒙拐骗"、"贪污腐败"的道德败坏现象,频频发生却屡禁不止,就成为"见惯不怪"的寻常之事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