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深刻敏锐的洞察力(10)

至于时机的具体内涵,则要看事物本身的性质与内容,不能一概而论。良机常常过了这村儿没这店儿,神秘难测,不可多得。在现今社会,社会节奏不断加快,科技、经济发展瞬息万变,很多问题的处理、解决有时不亚于“沙场秋点兵”。时机一旦出现,要求领导者必须及时做出反应,果断利用,才能取得成功。有时候留给领导者“拍板”的时间甚至只有几分、几秒。几次“滴答”声后,必须做出决定,不然就可能功亏一篑,甚至大灾临头。那么在如此紧张、严峻的情况下,决策者如何才能得知时机是否到来,看得出,抓得住它们,当机立断地做出抉择、付诸行动呢?

人们改造客观世界都是有条件,有前提的。有道是,没有胆识的人,可能失败一千次、一万次;有胆识的人,只失败一次。敢冒风险,勇担责任,才是大将的风范。沉着冷静,清醒理智,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判断,随机应变。拿破仑就认为,冷静的头脑是统帅最不可缺少的本质。“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这是领导者自身特有的气质。静乃是一种坚强与勇敢。任何决策都不可能没有风险,决策者要有随时承担失败责任的思想准备。领导者在逆境中应该审时度势,仔细掂量失败的代价与成功的几率。以极大的勇气和超人的智慧果断做出抉择,这一刻就是造就英雄的“尖峰时刻”。

置身于这样的时刻,成功的领导者一定能够有条不紊,一如既往,心平气和地进行控制、指挥,展示领袖风采。冷静,是一种心理状态,其产生与形成并非无缘无故,一般都有所依托。而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面临的问题有比较多的认识,对其解决有一定的把握和信心。也就是说心中有数。倘若没有一点儿的了解和信心,且不论能否保持冷静,即便是沉着,也没有什么意义和作用,反而是被吓傻了的表现。

常言道,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稳坐的前提就是要做到心里有数,对风浪的规律与危险有一定的了解,对如何应付、过渡有一定的办法。有恃才能无恐,否则,就很难坐得稳。谋略与能力犹如冷静的双脚,领导者只有借助它的作用,才能迈开理智的步伐走遍天涯海角。实践经验证明,办法越高明,领导水平越出色,往往越能沉着对付险情与乱势,哪怕是“惊涛骇浪”也会等闲视之。

在关键、紧要时刻,许多领导者就主要靠自己的充分准备而表现出临危不惧,履险如平地。在竞争的环境下,能否善断时机就如同与时间赛跑,谁领先谁就是胜利者。

世界上最大的化学公司杜邦公司,在一战前只限于制造军火和炸药。为适应战争需要,一战期间,杜邦开始涉足化学领域,但是一直没什么重大成果。

1928年的某一天,一位研究人员一时疏忽让炉火整整烧了一个周末。之后周一的早晨,负责该项研究的化学家卡罗瑟斯,发现炉里的东西竟然凝结成了纤维。

这一突如其来的发现让整个杜邦公司大为惊奇,之后,杜邦又花了10年时间找到了由纤维制造尼龙的方法。因此抓住了制造尼龙纤维的机遇,立即全面出击投入生产,结果杜邦在人类服装面料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笔,而其自身也获得了巨大发展和成功。

由此可见,面对机遇,随机应变、果断决策十分重要。领导层给予和机遇大小相匹配的关注和支持,同时它要求配备最优秀、最有能力的人员,只有这样才能够抓住机遇,获取成功。

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有个名叫晏婴的官员非常善于随机应变。

一次他出使楚国公干。由于他身体矮小。楚国人就想拿这个来羞辱他。于是派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个5尺来高的窟窿,叫晏婴钻进城去。

晏婴发现以后并不恼恨,而是对接待的官员说:“这是狗洞,不是城门。要是我上狗国来,就得钻狗洞。要是我来的是人国,就应从人走的城门进去。我先在这等会儿。麻烦你们去问个明白,你们楚国到底是个什么国家?”

结果可想而知,晏婴当然是从城门进去。楚灵王见了他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为什么打发你来了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