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节:深刻敏锐的洞察力(9)

第 三 节 随机而动的应变力

机遇之于成功者,就像蛋之于鸡,没有蛋就没有鸡,有了鸡又生出更多的蛋,如此循环下去,把握每一个机会,成功者就会越来越掌控自己的人生、掌控事业的局面,获得更多的财富和价值。关键是要抓住最先的那个机遇。成功者的第一桶金往往是辛酸的,而且带着偶然性。

其实,一个成功者的出现,不仅是他个人智慧的结晶,还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哪怕他本身的能量相当于一个原子弹,如果没有发射的条件,那就和一堆废铁没有多大差别。苏格拉底说:“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的,而是那些最善于利用每一时机去发掘开拓的人。”机遇是很重要的,同样的做法,当年的他能够成功,现在的你再做的话,可能结果就不一样了。

很多人以为机遇是可以重复的,今天抓不着,明天再来。其实,机遇往往是唯一的、偶然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虽然事物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但是这波不等于那波,每一个时期的机遇都是特定的,都是不同的,长江后浪推前浪,成功者就是每一个浪尖上的舞者。

话说回来,我们都听过“猴子掰棒子”的寓言,我们都会笑那个猴子太傻,最后好的东西都没得到,可是换做是你,又会怎样?太多的棒子摆在面前,形成了诱惑、干扰。只有一个棒子的时候,你会仔细剥开来细细观察;两个棒子的话,你就会放在一起比较;要是满眼的棒子,你就很难分清谁是谁了。高矮胖瘦相差无几,但是掰了这个就要放弃那个,你到底要哪一个呢?

人往往觉得已经到手的不是最好的,凡是有机遇路过,都想要一把抓住,创造一个奇迹。其实,真正的机遇并不多。万事开头难,千辛万苦地开了头,却不能坚持下去,一辈子都在追寻,一辈子都在选择,等到发现时候已晚,才像那个掰棒子的猴子,随便对付一个了事。所以,一定要把一件事做透,这是成功的人生捷径,千万不要以为机会遍地都是,人一生大量的活动其实都是在做铺垫。铺垫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漫长的、艰难的,而真正起作用的也许就那么几次。当你抓住一个机遇的时候,再难也不要松手,坚持下去,完成这件事,就奠定了一生的价值。重要的不是决定做什么,而是决定不做什么。不做什么是为了等待做什么,一旦做出决定,就一定要把它做透。很多时候,决定不做什么要比决定做什么更难,放弃比抓住更需要决心。

现在都说人的内心浮躁,根本原因就是欲望太过强烈,向往的东西太多,凡事都想抓住。世上看起来可做的事情很多,但是真正能够做好的却很少,一生做好一件事,只要真正做好了,也就足够了。

股神巴菲特从11岁开始买第一支股票,现在70多岁了,仍然在股市中奔走,他并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排在他前面的,还有好几个。巴菲特肯定也知道做软件很赚钱,但是他肯定不会去做,不管股市如何风云变幻,他都吊死在这棵树上了。

任何行业、任何领域都是博大精深的,值得人们花费一辈子的精力去钻研和奋斗。任何一个大师级的人物,都只是自己那个领域内的大师。比尔?盖茨如果去股市淘金,以他的实力,也必然会占领一席之地,分得一杯羹。但是他如果这样做了,他就不是比尔?盖茨了。广泛涉猎,难免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把一件事情做透,才是成功的秘诀。

而对于一个组织的领导者或掌控者来说,能否把握时机制定决策,往往决定一项任务、甚至一个企业的成败。现实生活中,时机总是稍纵即逝、一去不复返的。时间是一维的,总是沿着一个方向延伸。所谓时机,这里主要指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进入了一个最容易变化的阶段或关键点,或者说可以加以改变或利用的条件已充分具备,出现最恰当、最有利的时间,领导者在这时采取行动最容易实现预定目标。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