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江平曾经有个同班同学叫钟晓,两个人曾经是学业上的对手,情场上的死敌。就是因为他,陶曼的家人才对赵江平——至今仍旧对赵江平产生抵触情绪。这位钟少爷父母是国内有名的大教授,他本人是家中独子,仪表堂堂又颇具绅士风度;赵江平呢,农民家庭出身,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中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家庭负担很重,他自己虽然也算出类拨萃,但跟钟晓一比就难免相形见拙,绝对没有钟晓附合中国人对女婿的审美要求。
不说优点单说缺点,别看赵江平学业已经上到顶了,因为出身农村,他有些大男子主义。比如,饭一定不做。碗一定不刷。女人一定要听话。而且,为人节俭,有些斤斤计较。对生活质量要求不高,可以整天骑个破自行车晃晃悠悠地上班,但饭一定会吃好。其次他很顾家,会三天两头往农村老家寄钱,而农村老家总也有些需要用钱的地方,不是今天盖房子啦,就是明天要买化肥了;第三他心眼比较小,缺少容人之忍,用文明的话说就是缺少男士应有的风度。
但不知道怎么搞的,陶曼竟然放弃了钟晓嫁给了他。弄得钟晓大学毕业以后伤心之余远走他乡,在美国一待就是十年。
别说赵江平,就是陶曼也快把这个人忘光了。可就是这时候,钟晓突然回国了,而且巧得不能再巧的是,他所供职的研究所,正是赵江平所在的研究所。
赵江平打第一眼意外看见钟晓起,心里就打起了鼓,又听他言来语去地强调自己被人伤害至今还是单身,心里不安的感觉就更强烈了,但他不愿承认这种不安,所以对于钟晓回来这一事,他有意对陶曼隐瞒了下来。直到这天陶曼自己意外在一家国外超市会员店碰见钟晓。
因为以往每个周末,陶曼都会跟赵江平带着孩子一起到父母家去过,有时候赵江平有事,陶曼也会一个人带着孩子去父母那儿过一天。去的时候她从不空手,知道父母没车,到超市买东西不太方便,她就总会去附近的一个外资会员店买些生活必需品带给父母。正当她和孩子在会员店里逛着,她突然听到有人叫了她一声,一扭头,诧异地发现那个人竟然是钟晓。
意外的重逢使陶曼又高兴又感慨。高兴得是钟晓还是那么气度不凡,感慨的是自己早已为人妻为人母,不再是当年那个风华正茂的姑娘。在短暂的沉默之后,钟晓邀请陶曼一起吃个饭,陶曼欣然答应了。本想给赵江平打个电话,却正好手机没电了,又不好意思向钟晓借手机,就想反正时间不会长,让赵江平等等自己也没什么关系。
陶曼拉着孩子的手,跟钟晓进入一个豪华气派的西餐厅。她和赵江平的收入不扉,但却从来没有进过这么地道这么有情调的西餐厅,主要原因是赵江平认为西餐不好吃,而且价格贵,到这种地方吃东西完全是在浪费钱。“上那儿吃块半生不熟的牛排,不如加几块钱给我爸买头牛!”这是他的原话。陶曼常常对他这种言论予以无情反击,但这丝毫也不能动摇赵江平对西餐的偏见。
服务生一眼就看出钟晓的身份不凡,马上优雅地迎上来。席间他把陶曼的身份搞错了,陶曼有些不安地向他解释了几句。钟晓就笑说:“何必这么认真。”
陶曼说:“该认真的时候也只能认真。”
钟晓听了这话有些失落,说:“看样子你跟赵江平过得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