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进步与贫困》

“发财的阶级更发财;穷困的阶级更依赖;

……社会上的贫富之隔日见显著。

该书作者佐治(Henry George,1839—1897),出生于美国一个海关税务员之家。十几岁时辍学,青年时当过水手,后往加利福尼亚淘金,进入《旧金山时报》当排字工人。据说他研究过中国苦力问题。若属实,贫困课题最迟在当时已入其心志,并有初步的素材准备。

1870年代,佐治在欧洲和美国的经济危机中游历澳大利亚、印度、英国、爱尔兰及国内纽约、旧金山等地。他深感物质进步没有缓解贫困,为此撰写《进步与贫困》。书稿完成后,没有人愿意出版。佐治对自己的著述非常自信,于1879年在旧金山自行印刷。后来有出版商接受了此书,出版后果然风靡一时。

该书绪言中,佐治对其中心论题作了一个形象而深刻的比喻。他说,经济革命虽然使生产力上升,但它并不是在底部对社会结构起托举作用,把社会整体抬高,反而“像一个巨大的楔子,在社会的中部穿过去。那些在分裂点以上的人们处境上升了,但是那些在分裂点以下的人们被压碎了”。

正文中,更有直抒胸臆的段落:“我们犁新田,我们开新矿,我们建设新的城市……我们以铁道来缠地面,以电线来网空气;我们在知识之上添知识,在发明之后利用发明……可是……发财的阶级更发财;穷困的阶级更依赖;被雇人与雇主之间的鸿沟更宽;社会上的贫富之隔日见显著。”

这是至今仍困扰人类的两极分化问题。佐治确有远见,其著述确实值得译介。据资料,该书最早由加拿大传教医师马林(Macklin)以《以地租征税论》等题目节译成中文,刊载于1894年12月七十一期《万国公报》等处。后由廖仲恺译出部分章节,以《进步与贫乏》为题,刊载在1905 年11 月出版的《民报》第一号。1930 年,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第一集收入樊弘译的《进步与贫困》全译本。

孙中山读过《万国公报》上的译文,推崇该书。在一次演讲中,他称道佐治“曾著一书名为《进步与贫困》,其意以为世界愈文明,人类愈贫困,盖于经济学均分之不当,主张土地公有。其说风行一时,为各国学者所赞同,其阐发地税法之理由,尤为精确,遂发生单税社会主义之一说”。廖仲恺认为,《进步与贫困》一书中的理论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思想酵母。

该书译者樊弘,校者陶孟和,均有北京大学任教经历。樊弘早年曾在北平社会调查所工作,陶孟和是该所创办初期的主事者,中国第一代社会学家,极有个性。1948年,中央研究院奉命南迁,院中各所所长们中间出现意见分歧。傅斯年等主张迁往台湾,陶孟和等则坚决反对,为此他在《大公报》发表署名文章,严词批评把文物、图书搬到台湾,呼吁“运回”。为鼓舞所内同人一致反对,他还表示:“朱家骅(中央研究院代理院长)是我的学生,我可以顶他,他不会把我怎么样。”

朱家骅果然没有把他怎么样。后来,在中央研究院被接管之前那段时间里,该院院务委员会十四位委员中,陶是主任委员。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