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生活竞争一天忙似一天,时间越宝贵了,文学也不能不讲究‘经济’。”
当年美国《展望杂志》推选全世界“百名闻人”,胡适当选。他去看当选理由,读到自己照片下面的一段颂词,不禁失笑。原来,当选理由是“曾经替中国发明了一种新语言”。
胡适说,这样一项荣誉,没有任何人可以担当得起,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曾经替任何国家“发明”过一种语言。但是胡适承认,他是一个被迫走上对中国语文进行激进改革的人,主张用活的通俗语言去代替(半死的)文言作为教学工具和文学媒介,并身体力行,为此做出具体尝试。
1919年出版的胡适译《短篇小说》第一集,或可作为其尝试汉语改革的一个标本。
该书共收十一篇小说和一篇论文。其中,用文言翻译的小说有三篇,其余是白话。论文的语言也是白话。这个比例,说明胡适当时已明显倾向于白话写作。
他在该书“译者自序”中说,这些小说“不是一时译的,所以有几篇是用文言译的,现在也来不及改译了”。如果来得及,看来胡适是希望把他译的短篇小说全部用白话文字提供给读者。
胡适说过,他极想提倡短篇小说。当时国内短篇小说大概尚未脱离初学阶段,很多文人不大懂短篇小说是什么样子,该怎么写,似乎不够长篇的小说就是短篇小说,而且有个基本模式。诸如“某生,某处人,幼负异才……一日,游某园,遇一女郎,睨之,天人也……”,被胡适斥为“烂调小说”。
胡适遗憾自己不能创作,无力做出示范,于是介绍外国名家的名著,如都德的《最后一课》、莫泊桑的《梅吕哀》、契诃夫的《一件美术品》、高尔基的《他的情人》,等等,另外加上论文来作解说。
这番用心,来自胡适所感知的社会文化变迁带来的文学体裁变化。他已经看出,“最近世界文学的趋势,都是由长趋短,由繁多趋简要……世界的生活竞争一天忙似一天,时间越宝贵了,文学也不能不讲究‘经济’。若不经济,只配给那些吃了饭没事做的老爷太太们看,不配给那些在社会上做事的人看了。”这段话,写在该书中唯一的论文里。
从文学自身看,世界进入现代阶段,老的语言工具已经不能充分表达现代人的思想和观念,需要寻找新的语言工具。胡适为寻找新的语言工具作出尝试,注意到短篇小说。
1920年3月,胡适出版《尝试集》,表示自己“求师二十年,今得‘尝试’两个字”,并感谢社会上对他的宽容大度,承认他的白话诗“是一种开风气的尝试”。读者以买其书作为投票,《尝试集》出版两年间销售万部,应该是不错的成绩。
胡适没有为此头脑发热。1922年,《尝试集》出“增订四版”,他写自序说,回头看自己的白话诗,觉得像是一个缠过脚的妇人,再怎么放开束缚,也恢复不了天足的模样。所以,从1920年年底开始,胡适把五六年间写出的诗作集中起来,重新挑选,名曰“删诗”。他说:“我自己删了一遍,把删剩的本子,送给任叔永、陈莎菲,请他们再删一遍。后来又送给‘鲁迅’先生删一遍。那时周作人先生病在医院里,他也替我删一遍。后来俞平伯来北京,我又请他删一遍。”如此删法,实在是我国现代出版史上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