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章士钊先生最早为汉语引进
“词”的概念和术语。
买下这本书,起初看重的是民国初年版本,章士钊编纂,用纸极好,装帧上佳,印制精良,将近百年过去,翻看竟如新书。后来知道,该书另有语言专业方面的价值。
有研究者说,章先生最早为汉语引进“词”的概念和术语,即在该书。
此前,中国人留意文法,多是说“字”,如“积字成句,积句成文”,似没有“词”的概念。《中等国文典》第一章第一节的标题就是“词与句”。
章先生取法“保旧增新”。先由老话讲起,全书首句即“句,集字而成者也”。接着,举《孟子》中“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为例,提出“词”的概念。“孟子”、“齐宣王”、“雪宫”都是名词,“见”是动词,“于”是前置介词。“律字以为词,规词以为句,编句以为文”,把其中的规则、道理讲清楚,就是“文典”,也可以叫“文法”。
该书封三印有“教育部审定批语”,其中说:“吾国向无文法专书,初等作文苦无标准。”估计章士钊也有如此看法,他在该书序文中说到了编纂初衷。那是一段百年往事。
1905年夏,孙中山由欧洲抵达日本,遍访中国留学生(如杨度、黄兴等),寻求同道。当时,章士钊也在东京学习英文。孙中山拜会黄兴,就是在章的住处。孙、黄合议后,于当年8月20日成立同盟会,许多人踊跃加盟,章士钊却拒不参加。据说他为此与马君武发生激烈争辩,闹到马先生居然动了拳脚,而章先生始终倔强不从。章氏后来有回忆文字说:“当同盟会旗鼓大张之时,正鄙人闭户自精之时也。”
所谓“闭户自精”,应是指其一心用功于学业,不近党人。章如此决绝,与其对书生本色的尊重、对“党人无学,妄言革命”的厌恶直接相关。二十岁上,他曾有“废学救国”的主张,为此报考南京陆师学堂,加入蔡元培的爱国学社组织军训。其热心革命,接纳志士,筹划起义,后因暗杀失利而先入牢狱,又流亡海外,深切体会到既废所学又无力救国的悲哀,故放弃之,“渐谢孙、黄,不与交往”,转而走“苦学救国”之路。同时,他从日本明治维新后的进步繁荣看出教育事业的重要,所以,“二十四岁初习英文字母而不以为耻,准备将来出国深造”,先接受先进教育,再谋以教育振兴国运。
1906年,湖南省派范源濂带领十二名女生到日本学速成师范,在东京实践女子学校学习。这些女生的使命,是学成后回国发展湖南教育事业。范氏请章氏到该校当国文教员。章氏在进修英文的同时,也教这些学生的国文。他从“英文文法之精严”受到启发,觉得“吾国文者亦当以是法驭也”,于是借鉴英文文法为国文典籍作出诠释。
学生们触类旁通,很有进益,遣词造句都遵循文法规则,没有多长时间,文章大有起色。这使得章先生越发觉得,教人学好国文,不能没有文典。于是,他利用一次因病住院三个月的时间,整理旧稿,编成该书。该书“续例”落款说,“丁未二月编者识于日本东京长兴胃肠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