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写给牡蛎的情书(10)

他说不定是因为一枚坏牡蛎而丧命,如果牡蛎已经不新鲜,充满致腐的细菌,这样的牡蛎的确是坏牡蛎。蘑菇亦可能致人于死地。不过,蘑菇和牡蛎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由于人类的迷信使然,加上这两者的生命历程皆具有某种与生俱来的神秘感,因此人们往往冤枉两者是造成无数痛苦的元凶,把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全都怪在它们头上。

确实曾有人因食用蘑菇而死亡,因为至少有两种致命的毒菇,曾被不知是单纯无知还是怎么着的人,吃到肚子里去。此外,也有人确曾因吃了腐坏的牡蛎而吐得死去活来,最后送了命。

不过,有一点我敢肯定,人常常怪罪蘑菇和牡蛎造成某些病痛,可是有不少别的因素,比方贪食、神经失调甚或他种毒素,也可能引发同样的情形。

何况,有谁会刻意去吃坏牡蛎呢?连壳的坏牡蛎样子又老又难看,闻起来带着一点铜和腐蛋的气味。当然,它可能藏在派馅或肉饼中,或者被餐厅里加了大量香料的浓酱汁盖住了。然而即便如此,我想,人除非已经醉得坐都坐不稳,否则他的舌头也会警告他说,事情很不对劲儿。

(在这一点上头,牡蛎可比蘑菇善良。最毒的蘑菇可以是最美味的。我要坚持说一句,这种事不常发生。)

万一有位仁兄的舌头警告说,他已经吞下了难得吃到的坏牡蛎,那么他就应该立即离席,做一件包括优雅的女士在内,人人都晓得该怎么做的事,那就是,处理掉那个东西。

那味道一旦被舌头尝了出来,就绝不可能弄错。假如有人说:"我昨天准是吃到了坏牡蛎……从那时起,就觉得有点怪怪的!"这时你可以肯定,他们一定吃了很多别的东西,而且说不定喝了太多酒,却绝未吞下那个轻易便成众矢之的的东西。他们要是真的吃了,立时三刻便会察觉到那个令人不快的真相,因为那股味道实在教人难受……而且在六个小时或更短的时间以内,他们当然就会病情严重,甚至一命呜呼。

眼下,爱吃牡蛎的人大概比以前更多,因为较之从前,如今要把牡蛎从养殖场送上国内外餐桌,供仍有余暇享受美食的人食用,可容易多了。

按照老派习惯,得先不怎么优雅地闻一闻牡蛎,才能把它咽下,当时亦盛行一口吞下牡蛎,鼻子同时吸气,动作不可明显,这样才叫做有教养。这个习惯如今已几近绝迹……却安全多了。

这年头,餐厅就算坐落于类似棕榈泉这样炎热干燥的沙漠地区,或类似爱荷华州欧斯卡鲁萨这样远离海洋的地方,都可以放心地把牡蛎端给客人。马里兰州有门路的大亨,尽可将他们当晚要享用的软体动物,空运至沃斯堡的顶楼华宅或密歇根州僻静林间的简朴木屋,他们知道,只要有钱,时空距离甚或腐臭细菌的繁殖现象,都不成问题。洛杉矶(你称之为L.A.)的流浪汉,在大街十几间低级酒吧中的一间,难得豪饮一番,就着劣级威士忌,囫囵吞下三个连着半边壳的肥大牡蛎。倘若他们当晚便一命呜呼,那么大可肯定死因并非牡蛎。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