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 扎扎实实打基础,实实在在上速度

有人认为,现在国家银根紧缩,宏观控制,我们乡镇企业发展应该要慢一些才符合国家的政策。你还讲创业,岂不是唱反调吗?老实说,我以前也有过这想法,以为这样一直下去,总有一天要“吃生活”(指不好的结果)。但最近学了中央领导同志的一些讲话,我的认识有了较大提高。我认为,国家控制的并不仅仅是乡镇企业,对其他性质的企业也是一样。国家所要控制的是那些盲目生产、管理不善、质量不高、效益不好的企业,控制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扎实前进。再说,宏观控制是就全国而言,一个地区,一个行业,并非一刀切。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原则。

关键是要扎扎实实打基础,实实在在上速度,而不要一讲速度就谈虎色变,以为只有降速度才对,当然,也不要不作分析地追求高增长。我认为,凡是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速度一定要毫不犹豫地争取达到。只要发扬老黄牛那种踏实苦干的求实精神和不畏艰难、勇于开拓的猛虎精神,我厂再创新业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1986年1月,《立足国内面向世界攀登新高峰》

背景分析

在中国经济改革的30年中,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是:每隔四五年就有一次宏观调控,而且每次发生的背景都有些相像,那就是暴热乍冷,只有开始,但从不宣布结束。

到1984年,在新一轮企业扩张和信贷投放的刺激之下,宏观经济已有过热的苗头。为了抑制日益明显的通货膨胀趋势,政府在1985年开始实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同时紧缩,以行政手段控制基本建设规模、国民收入超额分配及物价水平。

这个时候,企业普遍感到流动资金紧张,尤其是前几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技术改造和规模扩张的企业,对于它们来说,冬天来了,同时,悲观情绪也会逐渐扩散开来。宏观调控下的企业命运有两种:一种是“虚胖子”,被打回原形,大量的民营中小企业消亡;但也有一种企业,总是能安然过冬,甚至将宏观调控视为自身发展的大好机遇。

鲁冠球的这段话表现出他对宏观调控的辩证认识,即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味的恐慌和畏缩是没用的,只要平时“扎扎实实打基础,实实在在上速度”,形势并不可怕。他同时指出,如果自身的条件允许,该上的速度还是要上,没有任何理由手软。

当然,这种应对宏观调控的自信与勇气不是凭一时的想象。对于企业来说,只要不曾陷入盲目扩张的冲动,不曾违背企业发展的基本常识,那么有时坏事也会变成好事。事实上,40年来,正如鲁冠球所坚信的那样,每一次冬天之后又会是生机勃勃的春天。

行动指南

当外部环境发生剧变时,企业应该结合自身实际作出相应的选择,同样要有所作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