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市场正在跌入可怕的“流动性陷阱”(2)

第一,提高政策的威慑力,以改变市场对救市效果信心不足的问题。但这种行为也存在风险,那就是,当市场没有确认联合救市的实际效果之前,人们反而会认为局势已经变得越来越严重,政府救市的手段也让人感到越来越有限。这种悲观的市场预期恰恰造就了今后越来越悲观的市场结果!

第二,降息和流动性注资的救市行为最直接的目的是降低债务人的偿债负担,给予债权人资金保障,从而降低违约风险,遏制多米诺骨牌效应的进一步恶化所造成的全球越来越严重的危机动荡局面。

所以,跳过需要解决的最最紧迫的“流动性危机”问题而探讨“救市行动”对实体经济和金融资源配置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为时过早,甚至会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这就会造成所有的政策决定非但不切合实际,而且启动成本因决策层和专家层意见的分歧而不断上升,效果却不断下降。笔者认为,在金融市场企稳后,尤其是实体经济开始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刺激下复苏之时,我们确实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确实,在第三阶段应该重新回到“效率和稳定”、“道德风险和金融创新”的主题上,吸取今天“血”的教训,加强我们的制度变革和监管措施。这样,今天针对流动性过剩、道德风险等问题所提出的有建设性的对策,才会对实体经济产生真正的指导意义!

第三,联合救市,在如今依赖美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世界经济格局中是一种无奈的次优选择。它虽然增加了一部分国家本来不应该支付的救市成本,但是,它至少能带来双赢的结果——美国资产价值的稳定也就意味着这些国家自身财富价值的稳定。

当然,笔者并不否认,降息和注资也会降低市场的融资成本,从而刺激企业的投资,有利于经济的复苏。不过,就2008年金融动荡的格局而言,任何机构都不会轻易地去贷款、去投资。因此,债务不减轻,市场就没有流动性,大众的恐慌心理和由此造成的挤兑行为就无法消除,惜贷现象也就不会缓解,利率对企业的刺激作用也就只能停留在学理的解释上。所以,在多米诺骨牌效应放大的第二阶段,我们不能简单乐观地去评价联合实施货币政策的积极效果。总之,这一阶段摆在我们面前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解决全球陷入“流动性陷阱”的危机状态,它比前一阶段所面临的滞胀挑战更严峻、更棘手,也更残酷。日本泡沫经济已经过去将近20年了,日本政府奋斗到今天,依旧没有走出深不可测的“流动性陷阱”!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