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气,又称四性,既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其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而温与热,寒与凉,只是程度上的差异,即凉次于寒,温次于热。若以阴阳归纳,则寒、凉属阴,温、热属阳。药性的温热、寒凉是与病性的寒、热相对而言的。
寒凉药能治疗阳证、热证,多具有清热(如石膏)、泻火(如黄连)、解毒(如金银花)或养阴(如麦冬)等作用。
温热药能治疗阴证、寒证,多具有祛寒(附子)、温里(吴茱萸)、补阳(肉苁蓉)或益气(黄芪)等作用。
在有关治法上,《神农本草经》曾总结说:“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就是根据药性来说的。
另外,还有一些平性药,是指药性比较平和,或温而不燥(党参),凉而不寒(柴胡)等药物。其中也多有偏温、偏凉的不同,基本上未越出四气的范围。
五味,就是中药的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另外,还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但由于淡味药没有明显的滋味,故一般将淡味归入甘味之中,古人亦有“淡附于甘”的说法。因涩味与酸味相似,一般将涩味附于酸味之列,故习惯上仍称五味。五味按阴、阳归纳,辛、甘(淡)发散为阳,酸(涩)、苦、咸渗泄为阴,其具体作用是:
辛味药能散能行,具有散表邪、祛风湿、行气活血及散结开窍等作用,多用于治疗外感表邪(如薄荷、麻黄)、风湿痹痛(如五加皮、独活)、气滞血瘀(如川芎、木香)、结肿窍闭(如乳香、麝香)等证。
甘味药能补能缓,具有补益、和中、缓急等作用,多用以治疗虚证(如黄芪补气、热地补血、天冬滋阴、党参补阳)、拘急疼痛(如饴糖)或用以缓和药性的偏胜(如甘草)等。
淡味药能渗能利,具有渗湿、利尿等作用,多用于治疗湿邪为患,如水肿或小便不利等证,淡味药有苡仁、猪苓、茯苓等。
酸味及涩味能收能涩,具有收敛、固涩等作用,多用于治疗虚汗(五味子、五倍子)、遗精遗尿(如金樱子、山茱萸)、泻痢不止(如赤石脂、乌梅)、喘咳不宁(如诃子、罂粟壳)等证。
苦味药能燥能泄能坚,具有清热、泻火、燥湿、泄降、坚阴等作用,多用于治疗湿证(如黄连、苍术)、大小便不畅(如大黄泻下,防己利尿)及热邪伤阴(如知母、黄柏)等证;降泄如杏仁可治因肺气上窜之喘咳。
咸味药能软坚润下,具有软坚、散结、泻下等作用,多用于治疗痞块积(如鳖甲、瓦楞子)、便秘(如芒硝)等证。
但由于每一种药物都有性和味,故用药时中医常综合考虑。如同为温性,生姜辛温,黄芪甘温,厚朴苦温,五味子酸温,鹿茸咸温等。同是辛味,薄荷辛凉,石膏辛寒,马勃辛平,半夏辛温,附子辛热。同是甘味,甘温主补气,甘寒善养阴等。而且有些药物可一药兼数味,有的还可通过炮制改变其性味。这些都提示中药的多种效用和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特点。
认识药物的性能是很重要的。其中掌握药性较之药味尤为重要。知道药物的性味,常可大体上识别中药的主要功效和适用范围,因而在用药时就不容易犯原则性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