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解密儒家成功结构图(7)

“安而后能虑”:平天下者是有钱人还是有思想的人?

安下心来会让你神清气爽,有利于思虑。虑的本义是“精密思考”孔子对《易经》的评价是“洁净精微,易之教也”。,正如《易经》宣扬的“洁净精微”地进行思辨的意思,属于精神范畴。这与现代通常说的“忧虑、顾虑、考虑、思虑”等不同,属于通过思考而明白宇宙人生真相或实相的学问。但要形成洁净精微的精密思考,需要当事者先安住虚妄的心思。如果思绪纷乱、心情不定、心气烦躁,就无法进行安心静虑。

佛家认为,虑的本质是通过“四静虑”,深入佛藏,得大智慧,实现思维与行动的同一,实现人生与宇宙的同一,从而实现禅虑的最高境界,即离苦得乐而得解脱,实现的路径包括初禅离生喜乐、二禅定生喜乐、三禅离喜妙乐和四禅非苦非乐(见图23)。这种静虑方法是佛教家的任务,笔者就此打住,有兴趣者,可以再进行深入研究。释迦牟尼成佛的过程,特别是他在菩提树下立誓后静坐时,依北传佛典记载,佛陀成道之前,曾修苦行多年而无所得,形容枯槁,身体虚弱,便决定放弃苦行。当他走到尼连禅河边,饥饿过度的身体不堪负荷,遂昏厥倒地。时有一牧羊女亲自供养乳糜,佛陀食后,体力逐渐恢复,便端坐菩提树下,立誓“不证菩提绝不起此座”,终于在十二月八日夜睹明星悟道,因此称是日为“佛成道日”。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心与身、心与思、心与物、心与天融而为一,心物两忘,宇宙天地、人生解脱瞬间出现了明明的真理,从而悟道而得道。

图23佛教之虑

美国的罗奇格西在其《当和尚遇到钻石》一书中,提倡通过圆圈日活动,将自己安置于绝对安静的环境中,要么进行净心静心思索,要么进行古圣贤名著的学习,从而调动意识深层的能量,激发出商业创意,实现从宁静中安顿生活,从安静中发现,顿悟出新的创意,实现人生创新的目标。

道教认为,放弃外在的、文明的仁义利益与知识,通过内心的直觉感悟,才能得人生宇宙观的真相。因此,老子最反对所谓的文明人玩弄虚伪的东西:“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见图24)管理者不要认为自己聪明,也不要玩弄聪明,老百姓眼睛是雪亮的,聪明的管理者是发动群体的创造精神,这样百姓就会自我致富。因此,管理者不要玩弄假仁假义,不要搞一些让老百姓不明白的“衍生工具”来蒙百姓。荀子认为:“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三得者具而天下归之,三得者亡而天下去之。”为什么百姓拥护你呢?因为“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心中装着百姓,消费者、投资者就会拥护支持你的政策,就会跟从。

“圣人本无心,以天下百姓之心为心”,这与释迦牟尼在《金刚经》中所说的类似:“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这是因为百姓之心也好,众生之心也好,都是追求功名利禄者,都不是道心。因此,众生之心无非是利益之心、名位之心、权力之心。如果在资本市场,我们可以认为众生可分为国际、国家、机构、居民四大利益主体之心,这些心思用在了如何分配(瓜分)现有利益并尽量多地提前分享厂商利益。为了各自的利益,四大利益主体都可能高喊各种漂亮的口号,如价值投资、平稳市场、维护投资者利益、提高市场效率等,实际上是各种利益之心的现代版本,不过经过包装,确实体面多了。投资者如果不加分别地信奉,可能刚好走入迷津。

儒家认为,管理者主要考虑的事情是恢复天下的本来面目,为此要发扬善良的、优秀的和正面的力量作用的制度、机制、政策和措施。王阳明将其心学提炼成四句口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见图25)经过宋儒对佛道的综合与融合,图25儒家之虑

儒学已经充分吸收了佛家的合理内核。明代王阳明认为,儒家最高境界是得到心之体即道,道是无极包融万物,是万物的种子(即佛教的阿赖耶识),因此,心之体、道、阿赖耶识是儒、道、佛的不同说法,事实上指的概念类似。要百姓支持,自己的心就得合乎天理良心,要让自己的良知良能发挥作用,百姓的精神文明自然要随之提高。

王阳明先生在贵州龙场时,公元1506年,南京20多个官员联名上疏弹劾刘瑾,但弹劾的官员反而遭到迫害,或罢官或入狱。王阳明勇敢地站出来,上疏皇帝,指责刘瑾,为这些官员辩冤,结果他被在朝堂上当众打了四十大板,贬到当时交通非常不便的贵州龙场做负责接待过往人员的小官。他由京城陡然降落到偏僻、荒芜的龙场,举目无亲,衣食无着,孤独寂寞、悲愤忧思无法排解,终夜不能入眠,万念俱灰,欲死恐累及家父。在此绝望之中,淳朴善良的龙场人民给予他无私的援助,使他有了生活的勇气。在龙场这既安静又艰苦的环境里,王阳明结合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一天半夜里,他忽然有了顿悟,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放下世间的一切纷扰,一味安心于良知境界,从而大彻大悟启动其良能,创造出儒学新高峰——“心学”,将儒学从书斋重新引入到生活与事功中,中华文明在明代出现了大复兴的曙光,就是以心学的成熟为标志的。王阳明的心学将《大学》的精义与佛学的空性有机结合,从而突破了程朱理学借用了瑜伽学说而不承认的道学倾向,将儒家学说从书斋重新引入亲民的实践,将理论与事功进行有机结合。

在儒家学说中,心学是与现代行为金融心理学最为接近的。孔夫子认为:“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钟镛先生在《操盘谋略》中是这样解释的:“一个人若要背叛反水,心中有愧,语气必多谦意。心中疑迷者,往往顾左右而言他,绝不涉及正题。如果正在坐庄发动行情且处于有利部位的人,一定是沉默寡言者,很少发表讲话。那些患得患失、举棋不定、心中浮躁的人则可能到处发表讲评,但抓不住中心任务思想。”

当然,发布市场流言者(诬善之人)总会捕风捉影,言语游移不定;如果投资部位与市场错位者(失其守者),即上升时做了空、下跌时做了多者,成为处置效应者,不再说自己亏损而持亏卖盈。投资者可以从市场不同的声音中发现不同的行为主体,知道自己面对的博弈者的心中所想所思。声为心音,亦为行为的前奏。如果我们掌握了国家、机构、国际资本和居民各方力量在其中的心音,即可以预测其行为动向。

因此之故,如果当事者无法分清相关声音的真伪,不妨借用孔夫子的“辨声术”,听其言,再观其行。“观棋不言真君子”,当事者可以保持沉默,以待发声者真正的面目出现,才能确定自己的动作。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