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琉璃塔的大炮(1)

巴麦尊平息了对义律的狂怒之后,着手寻找一个不那么容易因为脆弱的良心而苦恼,或者不那么过分关心中国人情感的人,这个人要值得信赖、能够精神抖擞地履行职责。璞鼎查到中国后,进一步扩大了对华战争。

巴麦尊认为,此时正在伦敦的东印度公司驻信德的政治代表亨利·璞鼎查爵士,正是这样的一个人。璞鼎查来自乌尔斯特,精力充沛,英俊潇洒,为人多情,说话带有很浓的爱尔兰土腔,处事特立独行,不能容忍异己之见。他能够片刻之间就与人交上朋友,也会很快翻脸成仇;璞鼎查对满族谈判者耆英颇有好感,同时厌恶英国商业侨民,而这些好恶全都挂在脸上。军队指挥官经历过义律出于人道主义的迟疑不决,因而欣赏璞鼎查的好斗性格,但时常抱怨他特别热衷于“权力和礼仪”。郭富和海军少将巴加 他在辛好士死后负责指挥海军 都认为璞鼎查不难共事,不过,虽然他们措辞圆滑,字里行间却难免流露出埋怨之意。巴加写道:“亨利·璞鼎查爵士是个干练的外交家,富于决断,性格坚毅,与他在这里的使命很相称,可能是长时间在印度效力的缘故,他养成了我们在欧洲时看不惯的那种颐指气使的处事方式。”21

自1804年起,璞鼎查就在东印度公司军队里服役,1825年,他弃武从政,先后在信德出任总督代表和代理人。信德是下印度河谷的一个地区,当时并不属于英属印度的范围。作为政治代表,璞鼎查有力地维护了英国的利益,他曾经很成功地威吓当地统治者允许英国军队假道入侵阿富汗。1840年从印度退休时,他凭借这些功绩得到了爵士头衔的奖赏。

1841年5月3日,梅尔本勋爵将召回义律、任命璞鼎查之事告诉了女王。梅尔本表示,璞鼎查“最近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中战功卓著”。22

115

璞鼎查爵士从未踏入阿富汗半步,是他的侄子埃尔弗雷德·璞鼎查最近在那里出了名。尽管如此,出任总督的肯定是亨利而非埃尔弗雷德,因为在奥克兰勋爵建议下做出这个决定的,是巴麦尊而非那位首相,大概只有梅尔本把两个人搞混了。就迅速结束战争这个目的而言,巴麦尊算是选对了人。1834年,璞鼎查从信德发出一封措辞激烈的函件,让威廉·本廷克勋爵目瞪口呆。当时,璞鼎查胁迫信德王公归顺,力劝印度政府“将火与剑带到整个阿富汗” 这件事说来容易做起来难。本廷克觉得必须敲打敲打璞鼎查,便警告璞鼎查:“强大而开明的强国,倘若不得不与弱小而愚昧的国家打交道,正确的做法历来是容忍(对方的)过失,但作为最后的手段,你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证据证明你的实力。”23

璞鼎查在中国问题上并不打算接受上述建议。他很可能认为凭借一支远征军,即使目前人数已增至8000人,根本不足以征服一个大约有3亿人的国家。然而,巴麦尊希望看到的,正是从一开始就拿出“实实在在的证据”证明英国的实力。在这一点上,璞鼎查没有令他失望。

1841年9月,英舰侵袭舟山群岛,定海再度失守。这一次再没有犹豫不决,也不再有善意的减少伤亡。艾米莉·艾登评论说:“查理(义律)和戈登(伯麦)爵士离去后,H.璞鼎查爵士走上了一条正确道路 从他们的文告来看,中国人似乎完全给吓住了。将军和全体海军官兵狂喜不已,因为他们不会再被阻止投入战斗。如果H.璞鼎查爵士以常见方式直接开战,从而在6个月之内彻底结束战争,我觉得那是很自然的事情。”24

战争持续了10个月而不是半年,不过,艾登小姐的其他预言都应验了。就在1841年8月21日璞鼎查首次造访香港 他前去北方处理相关事宜,途中曾在香港停留了几个小时 之前,伦敦又产生了新一届政府。在6月举行的大选中,托利党人赢得压倒性胜利,终结了辉格党人长达12年的长期执政,在这12年当中,托利党人的执政记录仅有1835年的威灵顿-皮尔政府。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