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从声讨的残忍(1)

口曲鸣明

在读过众多描写抗战的小说之后,《音乐会》让我感到了强烈的震撼  残忍的震撼。作为一个传统读者,我已经习惯了军旅文学较为模式化的写作形式:敌方愚蠢、自大、胆小,我方机智、英勇、不畏牺牲;敌方抱头鼠窜,我方乘胜追击;敌人再强大,作为邪恶的一方,必然失败;我们再弱小,作为正义的一方,必然胜利。在习惯了爱国将士英勇就义打败侵略者换来大团圆的美好结局之后,读朱秀海的《音乐会》让我无比心痛,并且不得不于心痛之中重新思考战争的残忍。《音乐会》像是揭开历史的一角,让我们瞥见了战争的真相。因此,我认为《音乐会》是一本写实的小说  写战争之实情。

《不该忘却的记忆  海军作家朱秀海和他的(音乐会)》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在写作《音乐会》近5年的时间中,他不断地对自己说着,写下去,写下去……他终于在电脑屏幕上打完《音乐会》的最后一个字,那缠绕了他好多年的噩梦也终于和他告别了,但他的心却仍是那么沉重,为了我们民族那不该忘却的记忆。

诚然,《音乐会》中血淋淋的修罗道场般的描写确如噩梦般恐怖残忍,但这只是残忍的一小部分。我将《音乐会》的残忍在读者感受层面上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文字带给读者的直观的残忍;第二,金英子的希望一次次幻灭和读者心理期待的一次次幻灭纠结在一起,造成对读者阅读快感的掠夺;第三,阅读结束后,读者想要找寻一个声讨的对象,却发现无从找寻  小说最终留给读者品味的依然是残忍。

第一个方面姑且不讲,任何人在读到诸如恶犬食人、尸骸遍野的场景时,都能直观地感受到。现在谈谈第二个方面,我粗略地统计了一下,从期待与父亲团圆到进入游击队,再到遇见浩二、出嫁及至晚年的团聚、全书的终结,金英子一共18次燃起希望,但伴随希望的是19次极具毁灭力量的失望。而作为一个传统读者的我,在感受金英子的失望的同时,更加强烈地感受到了故事带给自己的失望:在阅读之前,我首先看到了前置于整个故事的人物表,在每一个游击队员的介绍后面,都附有“后牺牲”三个字。其实在阅读之前,我作为一个生活在和平时期,从未体验过战争的读者,对于一支抗日小分队的全体牺牲,并没有太大的痛感。毕竟我们从小就在历史书中读到过太多的牺牲。但当我进入整个情景之中时,"后牺牲"这三个字不停跳出、斩断我的心理期待一一我不希望看到这些人物的死。因此,人物死亡的事实是对读者第一层心理期待的抹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