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节:七号公路(1)

第十二章

七号公路

佛诛谷山高林密,易守难攻,站在七号公路朝上望,天只剩下指头粗的一条缝,用陈子忠的话说,一泡尿能从这边滋到那边。

游击队进驻大河村,陈子忠重申游击队人人应严格遵守纪律,当时上级已经提出了“十条纪律规约”,其中包括尊重朝鲜人民;遵守民情风俗;雇请向导民工,要按规定付给工资;关心群众疾苦,普及防空措施等。陈子忠又添了两条,第一条,同甘共苦,战士们有罐头,不能眼看着朝鲜老乡吃大饼子;第二条,以秘营为家,待朝鲜老乡为亲人,没柴劈柴,没水挑水。

春暖花开,游击队在战斗间歇帮助村民种田,修筑秘营。以大河村为中心的秘营根据地军民同苦同乐,俨然一派世外桃源的新气象。

陈子忠的灵感来源于东北剿匪时的一次战斗,悍匪的老巢建在坡陡路滑的山顶,与比邻两座山峰遥相呼应,没有重火器支援绝难突破交叉火力网。山脚至山顶筑有三层环形防御工事,外层丢失进入次防御阵地,次防御阵地丢失进入核心防御阵地。大河村为中心的秘营将这种防御体系细化放大,建立三层纵深防御工事、六处制高火力点、二十四处外围明暗哨。墙掏洞,地挖穴,组成密集地道网,核心防御阵地丢失可以和美韩军进行地道战,广阔的地道又能庇佑村民。

建工事的上好材料当然是千摔百捶的土坯,比钢筋水泥结实,石块是唬人的东西,炮弹砸下去,飞溅的石菱只会徒增伤亡。

游击队需要秘营根据地,村民要保护,要粮,没有吃食再好的群众基础也容易垮台,陈子忠带着游击队频繁作战,缴获的食物还是不够分发,游击队战士过起了早晚一碗粥的苦日子。

一天傍晚,陈子忠和朴东明面对面蹲着喝粥,丁儒刚蹲不惯,坐在椅子上,三人的话题无外是吃,是枪。

丁儒刚说:“上顿粥下顿粥,这样不是办法。”

“鸟!热乎乎的,不比大部队享福。”陈子忠吸溜着清汤似的米粥对朴东明喊,“老朴,你得知足。”

朴东明习惯做两个人的传话筒、挡箭牌:“老丁不是那个意思,这粥两泡尿就没了,没劲拼刺刀。”

“那就打。”

丁儒刚说:“老朴,战士们长期疲劳作战,需要休整。”

“又要吃又不能打,你倒让丁大队副说说该咋整?”

“不说这个。”朴东明掏出张手绘军事地图,展在桌上,“老丁,你看看,这是咱们活动区域的地图。咱们地盘不小,休整几天可以去南边,那儿有个粮仓。”

游击队没有配备美军占领区的详细地图,来时的路不熟,游击队走一段找个向导,向导也不认识路了再找下一个。亏得朴东明曾在这个区域打过游击,熟悉地形。

丁儒刚盯着地图端详了几分钟,挑起大拇指:“很详细,大小和1∶50000的地图差不多,应该多预备几张,班排长人手一份,以后可以四处开花,分兵作战。不过老丁,军事地图上的独立石用黑点代替,不是用方块,条件准许的话,地图可以附上关于渡口水深、桥梁载重、河底土质之类的图解文字。”

“我再改改。”朴东明眼巴巴看着他,这才喜滋滋地吐口气,抓起地图给陈子忠:“老陈,看看,咱画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