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曾自述》:道法自然(上)——老子的哲学(4)

有了“无为而治”的大纲领、大策略,那么需要有什么样素质的统治者或《老子》书中所称的“圣人”呢?什么才是强有力的统治术呢?老子又相应地提出了柔弱、不争、居下的一系列命题加以说明。这些命题的提出,仍旧依据着老子对宇宙万物的观察。他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第七十六章》)人活着,筋骨富韧性而肌肉柔软;人死了,则僵硬挺直不复酥软。万物草木欣欣向荣时,迎风摇曳,柔和脆嫩,生机盎然;而一旦死亡,则破败干枯,不忍或睹。那么,坚强是死亡的一类,而柔弱则是生命的一类。老子以水为例说明柔弱的力量,他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第七十八章》)天下最柔弱的莫过于水,而它攻击坚强的事物,没有任何东西能战胜它,它是无与伦比和无可替代的了。柔弱战胜坚强,天下人都知道,但是没有一个人甘居柔弱。一个统治者,只有了悟“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第四十三章》)的道理,才能驾驭天下。真正守柔,才能真正强大(“守柔曰强”,见《老子?第五十二章》)。因此圣人必须做到居卑处微,与世无争,他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第六十六章》)这几句几乎是老子对所有统治者的谆谆教导了。他以为江海之所以为天下川流所归,就是由于它们处于最下游,所以想身居王者之位,必有谦卑之言教;想率领大众,则必须有退让之身教。倘若这言教、身教都做到了,虽然他不与任何人争夺权位,他却功成名遂,天下臣服,那他所得的尊贵则是无与匹敌的,天下也就没有任何人能与之争了。这段话是老子阴柔进取的大策。他所想象的圣人是能遵循天道那种“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即能做到不争而取得胜利,不费口舌而应对自如;能像天道一般“不召而自来,■然而善谋”,不须号召,天下云集而景从,宽大为怀却善于谋划的人。老子谈到此,为统治者描画了天道威力无穷的雄奇瑰丽的画图,便是“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第七十三章》)。穹宇便是你牢笼天下社稷的无形的网,它宽弛而疏松,然而却无可逃遁。统治者能遵循天道,那他的权力便无所不在、威力便无所不至。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