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节:第八次崛起:清朝十二帝没有一个不是贤君(5)

在清帝国时期,仍然继续三种中国特色的海洋贸易:一个是继续官方垄断经营,或者是官方发放特许经营权;一个是中国禁止以货易货,因为这样避开货币交易对获得白银这样的硬通货不利;一个是对出口不加限制,而对进口却有严厉的种种限制,如规定交易地区主要是在广东,交易中外方购买货物必须使用白银等硬通货。由于中国是一个完整的国内市场,且长期处于大一统状态,因此国内市场基本上没有什么物资是紧缺的,所以海洋贸易中中国出口的货物总是大于进口的货物,而且由于外国人必须使用白银等硬通货,因此中国稳稳地赚了一千年的钱。无论是阿拉伯人、波斯人、东南亚人、印度人,还是后来的荷兰人、葡萄牙人、英国人基本上是来一个亏一个,英国人对此感受最深,但又毫无办法。

最终,英国人终于找到了一样能赚中国人钱的东西,那就是鸦片--在中国海外贸易长长的清单中,也只有这一项是能产生副作用的商品,其他都是正常的生活物资。

在分析鸦片这种货物的时候,首先应该明确一点,即应该以客观公正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东西。鸦片在今天看来是一种毒品,英国公司从事鸦片贸易无异于公开贩毒,但是在18世纪,鸦片起初其实是一种正常贸易货物。人们当然知道鸦片的特性,最初,鸦片只是社会的正常需求,用于医疗和作为普通吸食,前者是麻醉药,后者就像是今天的烟草,本来是一种普通商品。但是英国人很快发现,中国人对其他商品的进口都有种种限制,或者市场很小,唯独两样东西似乎从来就没有限制,市场也十分庞大,这就是棉花和鸦片。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和纺织大国,对棉花的需求是很庞大的,而中国本地的棉花产量不足需要大量进口,而鸦片则是因为中国富足的阶层需要这种精神快乐剂。

鸦片的毒害作用很快就体现了出来,清帝国也很快就注意到这种商品的危害之处,早在雍正王朝期间就曾下令禁止鸦片贸易,同时也规定了从事鸦片贸易将受到惩罚,但由于当时吸食鸦片的人主要是有钱人和官僚,因此,对吸食鸦片的人没有惩罚,很可惜当时没有戒毒措施。人类社会中有一种怪现象,那就是你越禁止的也就越流行,毒品这种东西就是如此。其实这并不是中国社会所独有的,美国、苏联还有很多国家都曾禁酒,但越是禁酒,酒的需求反而越大,于是地下贸易就昌盛起来,如美国著名的黑帮头目卡彭就是靠贩卖私酒起家的。雍正在1729年禁止国内种植鸦片和进行鸦片贸易,但却没有禁止进口鸦片,当年清帝国还进口了200多箱鸦片,而且这是合法的--这看似很矛盾,既然禁止了鸦片交易,为什么还不禁止进口鸦片呢?这个祸根追溯起来的话,还得要归罪到汉武帝头上,谁让他开了官营的先例?清帝国禁止国内鸦片贸易,同时又不禁止人们吸食鸦片,又不禁止进口鸦片,实际上还是出于一种极端令人厌恶的想法:那就是鸦片贸易利润巨大,禁止国内鸦片贸易实际上是为了打击国内非官方鸦片商人,而让官方的鸦片贸易保持畅通。中国的海外贸易一向是掌握在官方手里的,清帝国虽然不亲自组建船队,但用控制海关的办法截取了大量利润,清帝国不禁止鸦片进口的主要原因就是从鸦片进口中可以得到数额巨大的税收。

但大量进口鸦片很快就让清帝国注意到了大量白银在外流,于是,1799年嘉庆帝再次禁止鸦片,这一次包括了进口,但此时中国已经形成了庞大的鸦片市场,于是,走私鸦片成了获利丰厚的行业。这时,如果是一个令行禁止的政府,那么鸦片贸易也就到此为止,英国人也只能干瞪眼了,但1793年来到清帝国的马戛尔尼就已经注意到,清帝国是一个外强中干的老帝国,它的内部到处都是腐败,它的军舰也已经不能和英国军舰相比。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