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智(13)

曹操借势提声望:不断借势,提高自己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曹操出生于一个宦官家庭,他的祖父曹腾是东汉末年宦官集团十常侍中的一员。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原先是什么出身已经无从考证,所以《三国志》中说“莫能审其生出本末”,也有人认为他本姓夏侯。

汉代很重视人的出身,曹操宦官家庭的背景,很被当时的人所瞧不起,成为他上升的极大阻力。曹操能从这种不良背景中脱颖而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善于搭建自己的人脉关系网。

曹操知道自己的宦官家庭出身,为广大士人所蔑视,因而很注意树立自己不与宦官势力同流合污的形象,着意结交与宦官势力作对的“党人”。

南阳何颐,字伯求,年轻时游学洛阳,与郭泰、贾彪等太学生首领交好,很有名气。何颐和大官僚士大夫“党人”陈蕃、李膺相好。陈蕃、李膺被宦官杀害后,何颐也受了牵连,在被拘捕之列,于是易姓名逃到汝南躲了起来。曹操在这期间同何颐交往,谈孔学,论百家,说《诗经》,讲兵法,头头是道。分析评论现实的派别斗争、党锢之祸,很有见地。表现出了渊博的学识和伟大的抱负。何颐私下对别人说:“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颍川李瓒是“党人”领袖李膺之子,后来做过东平国相(如同郡守)。曹操同他交往,彼此了解很深。李瓒非常赞赏曹操的才能,临终时对儿子李宣说:“时将乱矣,天下英雄无过曹操。张孟卓(张邈字孟卓)与吾善,袁本初汝外亲,虽尔勿依,必归曹操。”后来李瓒的几个儿子遵从父命,在乱世中保全了性命。

成功地在士人心中树立了自己的正面形象后,曹操以此为基础进行广泛的社交活动,以展示并提高自己的才学和声名,博取人们的注意和好感。他成功地与一些年轻的名士结交为朋友,还时常诚恳地向一些年长的名士求教。以争取名士对自己的了解和帮助,借以提高自己的名声,扩大自己的影响。

在二十岁时(公元175年),曹操被举为孝廉,当上洛阳北部尉,再改任顿丘令,然后被征召为议郎。从此他成功地进入上层社会,迈出了日后霸业的第一步。

汉代用人,非常重视舆论的评价,其取用的标准,主要是依据地方上的评议亦即所谓清议,实际上就是一种舆论方面的鉴定。被舆论称誉的士人,才有可能成为征辟察举的对象。由于品评人物的风气很盛,有些人就成了清议权威,鉴定人才的专家,被喻为天下名士,他们对人物的褒贬,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左右地方上的舆论,因而影响到士人的仕途进退。

桥玄,字公祖,梁国雅阳人。以刚毅果断著称,敢于打击豪强贪官。他身居太尉要职,廉洁自守,贫无产业,去世后竟难以殡葬,子弟宗亲没有一个凭借他的关系做官的。当时的人们为此将他称为名臣。桥玄谦恭下士,善于观察和品评人物,在清议界享有很高的声望。曹操慕名前往,桥玄与之接谈后十分看好曹操,竟以妻子相托,还建议他去结交许劭。

在当时的诸多名士中,许劭是一个非常有影响的人物,谁要是能得到他的好评,就会对自己的仕途产生十分有利的影响。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以名节自我尊崇,不肯应召出来做官,是当时人们推举的清议的权威之一。许劭常在每月的初一,把本乡的人物重新评议一番,叫做“月旦评”。《后汉书》中是这样记载的:“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劭鄙其人而不肯对,操乃伺隙胁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操大悦而去。”说许劭本来瞧不起曹操,不肯对他发表评语,结果曹操居然找了一个机会来要挟他,最后成功得到了许劭的评语。《三国志》中的记载也类似,只不过把曹操的评语换成了:“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借他人声望抬高自己,对他步入仕途、迅速崛起起了很大作用,曹操不仅只做到了这个地步,后来的他更是把这个策略发扬到了极致,成功地用皇帝的声威来提高自己的威望。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四十二岁的曹操,做出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奉迎汉献帝迁都许昌,这就是后来被对手斥之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

董卓入京时,废少帝刘辩,立献帝刘协以便于自己控制,董卓死后,董卓部将倥、郭汜、杨奉等人大动干戈,将献帝抢来抢去,弄得献帝穷困潦倒、颠沛流离,狼狈到了极点。就是在这个时候,曹操把献帝从屡经战火、破旧不堪的洛阳接出来,迁都于许县,易名许都,改年号为建安。献帝十分感激曹操,任曹操为大将军,统揽朝政。

天子是封建国家最高的权力象征,谁能掌控皇帝,谁便能以朝廷的名义发号施令,进而做出对自己有利的行动。当时,东汉王朝虽已名存实亡,可是多数汉臣仍多不忘汉,即便是割据者大多也表面“尊汉”,天子这块招牌仍然管用。曹操是宦官家庭出身,素为士族所轻,所以很难找到愿意投奔他的优秀人才。但是当曹操扯起“尊汉”的旗帜后,局面大大改观,许多谋臣武将因此投靠曹操,民心也因此转向曹操。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东征西伐,开口“吾今奉诏讨汝”!闭口“孤近承帝命,奉诏伐罪”,于军阀混战中大大占了道义上的便宜。

翻开历史,古往今来的成功者,大多都是先隐蔽在某些大人物的后面,借其威名笼络各路豪杰,借其声望壮大自己声势,一旦时机成熟,或者另起炉灶,或者反客为主。为人处世中,借助他人的面子和威名抬高自己,不失为一种提高自身形象,扩大自己影响的良好策略,但同时也要注意,如果自己没有什么真本事、不注意提高自身的素质,一味地依靠他人的声望,早晚有被揭穿的一天。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