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节:刘邦:大阴大阳,无形无色(15)

在长安的朝官和好友听说萧何升做了相国,且增加了食邑,都来祝贺,唯有一个人前来唱反调,那就是秦故吏召平。

在众人都热热闹闹地向萧何祝贺唱颂歌时,召平却说:“你的祸从今日开始了。”

萧何不明白。召平解释说:“皇上现在亲自率兵远征,您却安守关中,既无征战之功,又无亲冒矢石之劳,却增封土地,亲自派人为公安排宿卫,还不是因为淮阴侯韩信刚刚造反被诛,皇上已经疑心您了吗?亲自为您布置宿卫,怕不是真正关心您的安全吧?”

接着召平又献计道,“您应推辞封赏的五千户食邑,并将自己的家财全部用以资助军需,那样皇上才会高兴。”

萧何按召平之计行事,刘邦才高兴且放心了,二释刘邦之疑。

汉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年)秋,淮南王英布因韩信、彭越先后被杀,兔死狐悲,也举兵造反。汉高祖起初想派太子带兵平叛,因此前高祖曾想过废太子,但被吕后从商山请来四个很有名的老人相助(即“商山四皓”),因此高祖未能如愿。此次“四皓”老臣怕太子在这次战争中万一打败仗被刘邦借故废掉,设计再次让刘邦亲自率兵出关征讨。在刘邦于中原与英布作战过程中,萧何再次留守关中。因为皇帝不在都城,萧何自觉地履行相国职责,团结勉励百姓,努力生产,并尽可能地将家财和收聚的财赋输往前线支援平叛战争。

这时刘邦又多心了,几次派人来探问萧何在干什么。这时有人又来对萧何提出警告:“您快要被灭族了。试想,您位尊为相国,您的官位还能再提高吗?……您这样努力工作表现好,您认为是在尽职尽责,然而您位极人臣,又在亲附百姓,皇上不会疑心您有更大的欲望和企图吗?”

有人更直白地对萧何说:“何况您最先进入关中,本来就深得百姓拥护,您现在继续取得百姓好感,皇上必然疑心您要占据关中,动摇汉家根基。我看您不如胡作非为一次,使百姓对您反感,这才能释去皇上的疑惧。”

萧何听从了这位智士的话,以相国的权势贱价强买百姓的田地,并依势向富有者低息借钱,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贪婪相国的形象。于是一些人抱怨起萧何来,刘邦派来的使者将这些情况回报刘邦,刘邦反而高兴起来。

等到刘邦凯旋归来,很多人挡道上书,控告萧何强行以贱价收买民间田宅。

刘邦心中很明白,见到萧何便笑着表示:“做相国的,必须多为百姓做点事啊!现在你为他们争取点福利吧!”

固权之策:布天网,保刘氏社稷

平衡是固权的重要策略,晚年的刘邦对于权术的运用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他运用平衡的方法控制了吕后,保住了刘氏江山。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