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时就读过这样一篇课文:一位老父亲在临咽气前把自己的几个儿子叫到床边,取出了一把竹筷让儿子们逐一折断,儿子们轻而易举的完成了任务;随后又把同样数量的竹筷集成一捆让儿子们去折,这下儿子们谁也没有这个能耐了。
老人用直观的方法教给了儿子们一个朴素的真理:团结就是力量。
可惜袁绍没有那位父亲聪明,没让三个儿子去折竹筷,袁绍的三个儿子也就各自成了单根的竹筷,曹操现在准备逐一去折断他们。
实际情况是:别说袁谭、袁尚、袁熙这三根竹筷合为一股能使曹操无可奈何,就是袁谭、袁尚这两根筷子能成为一双不分开,曹操在出兵河北之前也要掂量再三,那也不是曹操轻易能胜的。
兄弟二人的矛盾还是由于争夺父亲的遗产,说白了就是争夺接班人的位置,这可是个大问题,关系到最高领导权的事情例无小事,一个是主子,一个是奴才,谁愿意做奴才?
幽州的袁熙暂没参加抢班夺权的行动,毕竟自己的力量距冀州遥远,不具备抢班的实力;但兄弟三人他居中,正好可以坐山观虎斗,等哥弟斗个两败俱伤之时再出手不迟。
该出手时就出手!袁尚年龄虽小但毫不含糊,在逢纪、审配的支持下,率先造了个袁大将军的临终遗嘱,宣布奉袁绍遗命,由袁尚继承袁绍的一切职务,从现在起就是四州之主兼冀州牧。
逢纪、审配平素依仗袁绍信任一贯骄横奢侈,袁谭早就对其不满,而袁谭手下的谋士辛评、郭图更是与逢纪、审配水火不相容。袁绍一伸腿,袁谭手下的武将、谋士便以长幼之理推举袁谭依法接位,谁知动作还是慢了,被袁尚抢先了一步。
而袁谭的根据地却是在贫瘠的青州,自与公孙瓒在此苦战二年以来,人民大都逃散,竟出现了几百里无人烟的惨景,与富庶而人口稠密的冀州是无法相比的,手下部队的战力自然也无法与袁尚的冀州军抗衡。但被一个小弟弟骑在头上总难让人甘心。所以便积极准备进行抢班夺权的暴动,青冀二军的战势一触即发!
关键时刻,曹操劝架来了:建安七年九月,曹操没有耐心再等下去了,提大军渡过黄河,欲克冀州河防之城:黎阳。
像我们日常所见一样,你别看有的家庭窝里斗得挺凶,一旦外人插手,那正在过刀子的亲弟兄俩,就会立马把手中的刀子指向谁,一拃没有四指近,与外人打架他们又成了一家人。袁氏兄弟对曹操的进兵河北也是如此,内战的导火索立时被掐灭了,虽不同心却协力对付起了曹操。
袁谭暂时放弃了对大将军称号的追求,低了一级,自称车骑将军,带兵出击黎阳迎战曹操。兄长率部出征御外患,做弟弟的自然要添兵助饷供军备。可是这里有个难为人之处:哥哥的军势强了,弟弟的位置还保险吗?
所以袁尚理所当然地把最弱的部队、数量尽量压缩的增派给袁谭指挥,就这还不放心,又派出了亲信谋士逢纪随部监军;至于袁谭要求的更新军备?对不起老兄,财力所限,慢慢会好起来的,要理解上级的难处—此歌调不亚于后世人们嘴里的“南无阿弥陀佛”,小和尚“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也就照样乐呵呵了。
袁谭部队救火般开到了黎阳,与已渡过黄河的曹军在黎阳城下顶上了牛,只是双方的力量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曹军虽背水作战却用不着破釜沉舟。
尤其是袁谭军破旧的装备兵器,更与曹军无法相比,曹军是从官渡之战海量缴获中精选出来的军备,而袁谭主力却使用着与公孙瓒惨斗时所用的家什,弓弩不如曹军的射程远,铁甲不如曹军的材质硬,连刀枪的钢火、战马的强健也不是一个级别,打这种仗对袁谭是个巨大考验!
所幸袁谭自小就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历经恶仗险境,对于怎样利用自己仅有的一点优越地势,与强大的曹军缠斗非常内行,竟使曹操面对弱旅一时无法速胜,曹操兵伐河北的第一仗打得异常不顺。
双方九月开始交兵,曹操倾尽全力苦战近百日,一直到了年底,别说攻占黎阳城了,就连正儿八经的攻城还没得到过机会,对小辈袁谭,曹操开始另眼相看了。
袁谭采取的战术极为实用:摆出一副弱者的姿态,从不与曹军在城下列阵交锋,袁尚派给的“菜鸟”兵一律上城头,自己却率宝贵的精锐骑兵不定潜伏于哪个城门,只要曹操的攻城步兵一靠近,便不时突然杀出城来,猎杀一阵即回城内,曹操的骑兵不敢过分逼近黎阳城,怕遭到城上弓弩之大量杀伤,强横的曹军竟然对此简单的守城术无可奈何。
但总的战场态势无疑是曹军占着上风,黎阳的袁谭军毕竟是处于被围状态,现在又没有余力去切断曹军的辎重供应,这样拖下去不是个办法:看不到曹军退兵的迹象,己军胜利的希望也就基本不存在,对于没有胜利希望的战争,部队的士气极难保持。还是要向袁尚告急,请求给予加强兵力,以图万安。
袁谭也是个聪明的狠人,派人去邺城请求增援用的手段别出心裁:早就对那监军逢纪看不顺眼了,干脆把他作为人质,明跟袁尚讲了:不发援军,逢纪无头!
那袁尚能是受无赖勒索的人吗?况且又有审配在身边出谋划策,宁丢逢纪命,休想助强兵!逢纪被袁谭立即撕票砍头—也算为田丰间接地报了血仇。
又过了一个多月,还是不见那曹操退军的征候,邺城的袁尚终于沉不住气了,若把袁谭给熬败,邺城即首当其冲是曹操的下一个目标,为了自己,也不得不出兵增援黎阳了,于是袁尚便留审配率重兵留守邺城,自己亲率步骑三万,开往黎阳前线,准备兄弟一心,共破曹操!—早干吗去了?可惜了逢纪白丢一颗奇巧玲珑的脑袋。
曹操面对坚城难克,退回河南不甘,敌人又重兵来援,看来一场恶战在所难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