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哥特人反叛大掠希腊后(9)

纪律松弛的蛮族受到奇袭,就会陷入危险的境地,斯提利科不再追逐享乐和痛饮的声色之娱,决定要攻击身为基督徒的哥特人,而且?着他们在庆祝复活节的欢宴时刻奥罗修斯为罗马人不敬神的行动感到震惊,竟在复活节的礼拜天攻击虔诚的基督徒。然而就在同时,群众公开在埃德萨的圣多马神龛前祈祷,要绝灭阿里乌斯派的强盗。蒂尔蒙特引用一份讲道辞,误认是圣克利索斯托所讲。。为了执行这个策略,当然就教士的说法是亵渎神圣的行为,把任务交付给索尔(Saul)这个蛮族出身的异教徒。他在狄奥多西的资深将领中,特别获得显赫的名声。阿拉里克建立在波勒提亚(Pollentia)波勒提亚的遗址在都灵东南二十五哩,附近是伦巴底国王的皇家狩猎区。附近的哥特人营地,受到皇家骑兵突然发起的猛烈袭击,完全陷入混乱的局面(403年3月29日)。但是不过片刻工夫,他们的领袖发挥天赋的无畏才能,对所属下达进入战场展开会战的命令,于是他们立刻从惊慌的状况中恢复。基督教的上帝肯定他们的理想,基于虔诚的宗教信念,对他们与生俱来的英勇气质更能加添新的力量。

这场接战双方有很长一段时间保持势均力敌的状态,阿兰酋长的外形矮小而粗野,却掩藏着气度宽宏的心灵,奋不顾身的搏斗直到为帝国牺牲性命,证明他那无可置疑的忠诚。这个骁勇的蛮族在克劳狄安的诗歌中,还未得到应有的名声,因为诗人只赞美他的美德却忽略不提他的名字。他战死以后所指挥的队伍发生惊慌跟着逃散,要不是斯提利科立即率领罗马和蛮族的步兵发起攻击,一翼骑兵的溃败就会决定阿拉里克的胜利。将领的战术素养加上士兵的骁勇奋战克服所有的阻碍,一天的血战到达日暮,哥特人从战场撤离,营地的堑壕被强行突入,就像罗马的臣民饱尝洗劫和杀戮的痛苦一样,他们也遭到大祸临头的报应。科林斯和阿尔戈斯贵重的战利品,让西部的老兵都发了一笔横财。阿拉里克被掳来的妻子,曾经迫不及待要求他所应许的罗马珠宝和贵族女婢,现在只有恳求对她表示轻视的敌人大发慈悲。

数以千计的俘虏从哥特人的锁链中得到释放,他们分散在意大利的行省,异口同声颂扬这位解救者的英雄事迹。无论是从诗人还是从共和国的立场来说,斯提利科的凯旋克劳狄安和普鲁登提乌斯非常肯定罗马人在波勒提亚的胜利,并且在作品中表示庆贺之意,这些诗文的表达不够精确。就目前发现的事实来说,斯提利科的证词并不可靠,所以过去认为可信之处也产生很多疑点。可以比得上马略,在意大利同一块地方,迎战并歼灭北部蛮族的另一支大军。后代子孙看见辛布里人和哥特人的累累白骨和破烂头盔,会感到困惑而难以分辨,愿意兴建一座战胜纪念碑来缅怀这两位名垂千古的将领。他们在这个让人低回不已的地点,击败罗马两个最难克服的敌人克劳狄安的结语铿锵有力文采斐然,这位诗人的地理常识有问题,才会将辛布里人和哥特人的战场说成同一地点。韦尔切勒(Vercellae)和波勒提亚相距六十哩,若辛布里人在维洛那宽广而荒凉的平原被击败,那么所处位置的纬度还得要高一点。

克劳狄安对克劳狄安和普鲁登提乌斯的诗作要严格检查,使描述的情景能吻合实际的状况,才能对历史有所交代。用歌功颂德的雄辩之辞来赞扬波勒提亚的胜利,这一天可以说是他的赞助人一生之中最光荣的日子。但可以听出弦外之音真正是在推崇哥特国?,实在说他的名字可以用谴责的称呼打上海盗和土匪的标志,每个时代的征服者同样都能加上这种头衔,但斯提利科的诗人心知肚明,阿拉里克具有绝不认输的坚忍气质,能从每一次挫折中奋发图强,获得敌人的资源后东山再起。他在步兵部队惨败后,带着完整无缺的骑兵主力逃离战场,也可说是被迫后撤,一点都不浪费时间来悲悼许多英勇同伴难以挽回的损失,留下胜利的敌军以为可以俘虏哥特国王,行动难免受到牵制。于是阿拉里克大胆决定突破亚平宁山无人防守的关隘,使富裕的托斯卡纳成为一片焦土,情愿战死在城下也要夺取罗马。斯提利科的主动积极和?于任事拯救首都免于一场浩劫,但他对陷入绝境的敌人存着忌惮之心,不愿用另一次会战来赌帝国的命运,提议要用金钱换取蛮族的离去。锐气十足的阿拉里克拒绝所提条件,对于允许撤离和提供年金,表示出藐视和愤慨的态度,但他对各行其事的酋长,只能运用有限而且不稳的权力。由于他们愿意对他效劳,他才能从相互平等的地位擢升为国王。除了少数人另有打算,他们还是愿意追随未能获胜的统帅,其中很多人在私下与霍诺留的大臣取得协议,受到诱惑就要考虑自己的利益。国王只有屈从大众的要求,批准与西部帝国所签订的条约。他率领军容壮大的部队进?意大利,现在只能带着残部回师渡过波河。罗马军队有相当大的兵力用来继续监视他的行动,斯提利科与一些蛮族酋长保持秘密联系,阿拉里克若在营地或会议中有什么企图和打算,他很快就会接到通知。

哥特国王要用光荣的成就凸显他的撤退是另有图谋,决心占领重要的城市维洛那,控制雷提亚?阿尔卑斯山的主要通道,可以引导进军路线经过散布着日耳曼人部落的地区,建立联盟关系以补充耗损过大的实力,然后经从莱茵河的另一边,侵入高卢富饶且毫无戒心的行省。他根本不知有叛徒已将行动计划泄露出去,向着山区的通道前进,谁知已被皇家的部队占据。片刻之间,他的前锋、侧翼和后卫同时暴露在攻击之下,这场血战在离维洛那城外不远处展开,比起上次在波勒提亚的惨败,哥特人的损失不算太严重。国王快速逃脱,否则不是被杀就是被俘。如果不是阿兰人轻举妄动,罗马主将的计谋就不会落空。阿拉里克将军队的残余人员安顿在邻近的山岩地区,下定决心要完成准备,忍受兵力优势敌军的围攻,现在对手已从各方面对他形成合围之势。他无法抗拒饥饿和疾病所造成的毁灭效应,对于缺乏毅力且任性善变的蛮族,也不可能阻止陆续发生的逃亡事件。陷于这种穷途末路的处境,他从自己的勇气和敌手的宽厚中找到出路,要把哥特国王的撤离看成是对意大利的解救杰提之战和霍诺留第六次出任执政官,跟阿拉里克的撤退和失利很难说有何关连之处。。虽然人民和教士无法对和战大计提出合理判断,却敢于指责斯提利科的策略。他有许多次围困和歼灭国家大敌的机会,最后却还是纵虎归山。公众获得安全之初会产生感激和欢愉,后来大家的心头都为猜忌和诽谤所盘踞。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