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局势概观(5)

在严重的民族压迫之下,边境上的少数民族同样地也起来反抗。明朝统治者对于边疆的少数民族一贯是用挑拨离间的政策,所谓:"分则易治,合则难图。"《明史》卷五-七,《成祖本纪》。使他们兄弟般的部族,互相猜忌,互相削弱而易于统治。又因为东北和西北各族以游牧为生,需要茶、盐、绸缎、布匹,而明朝也正需要西北的马匹,东北的獭皮、人参、海东青等产品。于是就在边境上设立马市,用欺骗的手段,以不等价的价格来换取便宜的物资。各族人民为着生活上的需要,在平时只有忍受着欺侮;但是当明朝国力日趋衰落时就群起反抗。所以在明代的中叶,自从北方的鞑靼和东南的倭寇相继入侵后,紧接着在一六一六年(万历四十四年)臣服于明朝的建州左卫都督努尔哈赤起兵(后来的清太祖),由东北一个小小的部族,逐步强大起来,终于脱离了明朝的羁绊,成为明朝东北边境上的严重威胁,最后并倾覆了明帝国的政权。

总之,万历四十余年间,社会的情况,是由于统治者的"好货成癖"贪婪无厌,就从暂时的小安,很迅速地转变为外患纷起,社会动荡,极不稳定的局面。明末清初史学家谷应泰对于万历时政治的腐败,很沉痛地说:

"当是时也,瓦解土崩,民流政散,其不亡者幸耳。"

从而可知腐朽的明朝封建统治政权,等不到天启和崇祯时期,已经濒于危殆了。

明熹宗由校即位以后,政治更趋于腐化。首先是根深蒂固的宦官集团以魏忠贤为首出来当政,他们只知道专权纳贿,排斥异己,根本不顾国计民生。这时东北的边患,日趋严重,但他们仍把防御外侮,治理边防的大事,置之脑后;而他们所注意的却是肥己营私,以私人的恩怨,随便更换边关的将吏,边事益发败坏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遂使清兵得以屡次入边,侵扰掠夺,因之引起了全国人民极度的不满。那时代表江南地主阶级中比较开明的分子--东林党人,起来与宦官集团作剧烈的斗争。魏忠贤辈就兴起大狱,颁布《三朝要典》,榜示东林党人的姓名,把万历、泰昌(光宗常洛)两朝嫡庶继承的纠纷和辽东战役失败的责任,都加在东林党人的身上,算是他们的罪状,想把他们一网打尽。又在明朝赋税奇重,积弊已深的局面上,更进行层层剥削,到处敲诈掠夺,使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酿成了极端尖锐的社会矛盾,迫使人民起而反抗,酝酿而形成了明末农民大起义。

不久,熹宗死了,到他弟弟崇祯皇帝由检即位时,为了巩固其统治政权,第一步就铲除魏党,销毁"三朝要典",重新召回东林党人,组织内阁,好像要励精图治;但实际上不过是去了一批宦官换上了一批他所亲信的宦官,社会的矛盾仍旧在继续加深。而对于当时的外患和民生的痛苦,以及种种弊端,根本不可能解决,并且越发地弄得杂乱无章,明帝国的政权到这时已注定要垮台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