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之谜 (3)

这个过程充分反映了福特的复杂性。他生在中西部也长在中西部,因而身上表现出了美国中心地带乡村生活所孕育出来的种种特点。福特所受过的教育星星点点,但他充满了乡土智慧,做事凭的是灵感直觉而不是条分缕析。他对人人都认可的智慧发出质疑,而对社会和自然界的运行机制却好奇不倦。由于他深信村野民夫的美德,所以对大多数外间人士都不太信任。稀奇古怪的理论不能使他信服,因为他相信常识就能解决问题。他也会像一个侃侃而谈的哲学家那样显示高明,身上有一种马克·吐温、亚伯拉罕·林肯和威尔·罗吉斯的风格,喜欢让自己看上去像一个天真的乡村人,外表土里土气,带点狡黠的幽默感,而骨子里透出的精明却无可掩饰。

从根本上说,福特雄心勃勃,总体上对人们有一种宽容和理想化的态度,但时常也对身边人表现出小心眼和自命不凡,两种态度在他身上合二为一。有许多人没有受过多少教育,却得到了惊人的成功,福特和他们一样,对自己的世界观绝对自信,对弄不懂的东西则一概不予理会。自信和无知相结合,真知灼见与心胸狭窄相结合,既是他的最大优点,也是他的最大弱点。

福特度过了漫长和丰富的一生,攀山越岭终抵辉煌,因而他的故事自然充满了戏剧性。他为了汽车生产而奋斗,虽然得到了巨大成功,然而成功来临时终究人到中年。他的事业发展过程中夹杂着一系列的法律和政治冲突,得到了媒体的高度曝光,事关专利、公司分红、战争、企业权力、反犹太主义以及工会运动。他也因为从事一大堆有趣的活动而一直处于闪光灯的照射之下:赛车、社会进步、开发流水生产线、和平远征示威、饮食改革、争取从政、农业实验、历史文物保护等等,不一而足。一路过来也有人在福特的生活中起了关键作用:妻子和儿子、一个生产经理和一个布道者、一个广告商和一个工程师、一个赛车手和一个生意伙伴、一个情人和一个宣传者,还有一个得到他的信任而差一点就毁了整个公司的都市混混。通过观看这些剧中人物的表演,能使人们对福特的成就和影响有更加综合的了解。

然而,这部传记不仅要集中描述福特创造了什么,还要描述是什么创造了福特,不仅要描述他说了什么,也要描述人们说了他什么。

我努力地深入挖掘福特的传奇,翻查四十年来大量的美国报纸、刊物、政治演说稿和广播节目,描述和分析人们对他的评论。关于福特功过是非的争论,将使我们对20世纪头几十年中逐渐转型的美国有很好的了解;探索环绕于福特身上的文化与神话光环,也会让我们采用他同时代人的眼光来观察他:在美国人的力量和财富崛起的时代转型期,福特是一个多面人物,塑造、激发和抚慰了美国大众。

幸运的是,重构他一生的材料来源非常丰富。福特舍不得扔东西,小到鸡毛蒜皮,大到至关紧要,生前所有的东西几乎都保留了下来。他去世以后遗物有几百箱,集成了一个大档案,目前存放在本森福特研究中心,该中心是亨利·福特博物馆和格林菲尔德村的下属单位,位于迪尔伯恩市。档案有成千上万件,有印刷材料、实物、照片和笔头记录。再者,由于福特是当时讨论和描述得最多的现代美国人物之一,因此发表过的访谈录和各种文章也多得吓人。

然而,这些材料可能会有误导,因为福特亲手写的东西寥寥无几,没有发现日记,信件也极少。署名福特的书以及大量的文章虽然反映了他的观点,可惜都是捉刀代笔的。然而,福特档案中一些最有爆料价值的材料填补了这块空白:几十份转写下来的福特同公司员工、家庭成员以及同事们的会谈录音以及福特本人说过的话,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非常有用,是撰写福特的第一手资料。

20世纪已经过去,各种杂志、学术团体和电视网络都力图搞清过去一百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人物是哪一位。亨利·福特即使不是第一人选也名列前茅,这是不会使人感到奇怪的。

例如,《财富》杂志把福特选为"世纪企业家",把通用汽车的小阿尔弗雷德·斯隆、IBM的小托马斯·沃森以及微软的比尔·盖茨都比了下去。无独有偶,最近有人对学界行家们进行了一次民意测验,结果表明福特远超盖茨、约翰·洛克菲勒和安德鲁·卡耐基,被评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企业家。福特的事业影响之大,如此评价是错不了的。

福特把汽车作为一个新生消费者社会的象征推向大众,因而不可逆转地改变了现代生活。他把美国人的价值观纳入生活富足和自我实现的模式,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自我反思。20世纪早期,体现为大规模生产和高薪模式的福特主义得以发展,描画出了一幅社会经济蓝图,使美国在接下来的五十年里上升到全球瞩目的地位。福特创造了美国世纪,他在这方面所做的贡献恐怕谁都比不上。

然而,这一切都发生于几多春秋以后,福特的故事开始得很低调:

时间:美国内战时期;

地点:美国中西部以北的一个小镇。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