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们不熟悉华裔美国作家的中文名字,只能用音译,目前国内仍然有一些学者主张华裔美国作家的名字应以音译为主,理由是他们是美国人。但是,多数人主张用他们的中文名字,因为他们不仅是美国人,还是华裔,用中文名字能表示他们的“华裔”身份。何况不少华裔美国作家是认同自己的中文名字的,如汤亭亭、任璧莲、谢汉兰等作家赠送给北京外国语大学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中心的作品都签了自己的中文名字,这也许是她们会写的极少数汉字中的几个字。更重要的是,许多第一代华人移民是以“契纸儿子”的身份进入美国的,他们从踏上美国的第一天起,就失去了自己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姓氏,改姓对华人来说是既心酸又无奈的事,因此他们的后代一旦有机会,便要恢复原姓,如FrankChin的全名FrankChewChin中的Chew就
[1]
1994年单德兴、何文敬主编的《文化属性与华裔美国文学》已在台北出版,而同年在四川大学召开的美国文学研究会年会上,只有包括吴冰在内的两篇有关华裔美国文学的论文。
是“赵”,ShawnWong解释他的中文名字时说,他出生时的中文名是徐忠雄,英文名为ZhongxiongXu,后来父亲去世,母亲再嫁,继父姓黄,他的英文姓也改作Wong。在学校时,尽管他名叫忠雄,同学们都称他为Shawn,因此,他的英文名就正式改为ShawnWong。又如,为什么诗人NellieWong的中文名字有时是“朱”丽爱而不是“黄”丽爱?华裔美国历史学者麦礼谦(HimMarkLai)先生对此解释说,原来她父亲本姓朱,但以“黄”姓进入美国。同样,华裔美国历史学者JudyYung(杨碧芳/谭碧芳)父亲本姓“谭”,但以“杨”姓进入美国。Judy一直用“杨”为姓,直至父母去世才改姓“谭”,但许多人仍然沿用“‘杨’碧芳”这一中文名。麦礼谦先生透露说,他的父亲本姓“麦”,但是以“黎”姓进入美国,因此他的英文姓是Lai。由此可见,华裔美国作家的中文名字都有来历和文化内涵,我们应当尊重和珍视他们的中文名字。时下中国报纸上偶尔出现美国华裔或华侨的汉语拼音名字,是新闻界来不及考证的时效性造成的,不足为训。当然,在翻译华裔美国文学作品时,在偶尔对华裔作家的名字无法追根求源的情况下,只能采用音译,那是不得已而为之。
华裔美国文学作品翻译的难处不仅仅是在作者名字的翻译上,这还比较容易,如果作者健在,可以直接询问作者本人,而且麦礼谦先生用毕生心血积累的《华裔美国作家、学者、海外华人知名人士英中姓名对照表》还为我们在翻译中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参考资料,[1]更难的是对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的历史、文化和习俗的辨析和考证,尤其常常难住译者的是华裔作家把广东方言中的人名和地名以及当地习俗转化成英语的表达,[2]这也是制约包括日裔、朝裔、越裔、菲律宾裔等等在内的亚裔美国文学作品翻译和研究的障碍,我们寄希望于有志于亚裔美国文学译介和研究的年轻学者。
随着中美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华裔美国文学的译介和研究也逐步深入,我们去美国与华裔美国作家、亚裔/华裔美国学者直接交流,大批华裔美国作家、亚裔/华裔美国学者以及日本、欧洲和台湾学者也来中国大陆和我们交流。据不完全统计,来北京外国语大学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中心作访问、讲座或参加我们主持的华裔美国文学国际研讨会的作家和学者有:陈元珍(Yuan-tsungChen)、张敬珏(King?kokCheung)、陈美龄(MarilynMei-lingChin)、谭雅伦(MarlonHom)、黄桂友(GuiyouHuang)、任璧莲(GishJen)、汤亭亭(MaxineHongKingston)、金惠经(ElaineKim)、李培湛(WilliamPoyLee)、梁志英、(RussellLeong)、凌津奇(JingqiLing)、林永得(WingTekLum)、段光中(AliceTuan)、林涧(JennyWong)、王灵智(Ling-chiWong)、黄秀玲(Sau-lingWong)、徐忠雄(ShawnWong)、郑绮宁(EleanorTy)、谢汉兰(HelenZia)、刘海铭,日本盖尔?佐藤(GayleSato),欧洲德博拉?马德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