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式思维还有可能诱导我们作出其他怪诞不经的决定。
假设你在银行里有2 000 美元,现给你两个选择:放在银行里不动,或是按50% 分的机会,输300 美元或赢500 美元。此时,你是按兵不动,还是出手一搏呢?容你先多想一会儿。现在,再假设你有2 000 美元银行存款。你可以选择按兵不动,或是按50% 分的机会最终拥有1 700 或2 500 美元。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如何做呢?
大多数人会抵制第一个方案而选择后者。这是因为前者定格强调起点的输赢,而后者定格则强调最终的总数。对于前者,变化似乎更剧烈,而且也更令人恐惧,因而大多数人会退避三舍。两个赌注的最终经济结果完全相同,但是在心理上,不同的表述方式却让它们相去甚远。
在财经领域,定式思维无处不在:
◆对完全相同的商品,“买一赠一”比“削价50% ”更有可能诱使众多消费者掏腰包。
◆对大多数常见的股票分割——1 股分成2 股,分割后的每股价值为原来的一半(比如说,原来每股价值是128 美元,现在,你则有了2 股,每股价值是64 美元)。尽管股票分割在逻辑上相当于把2 元分成2 个1 元,但它还是能让很多人产生投资增加的错觉。2004 年,当雅虎宣布按2∶1 进行股票分割之后,股价在第二天大涨16% 。
◆如果你用1% 的资金买进一种股票,这笔钱最后血本无归,你可能会难过至极。如果你的全部投资损失1% ,你可能会一笑了之——这只不过是正常的波动。但两种情况对总财务的影响完全一样。
◆如果有人说成功的机会是1/6 ,而不是16% ,你有可能会冒险试一下。但如果说失败的概率是84% ,你也许会敬而远之。
◆和通货膨胀率2% 时加薪2% 相比,在通货膨胀率为4% 的情况下加薪4% 会让大多数雇员感到更欢欣鼓舞。4% 是2% 的2 倍,因此,尽管加薪的真正价值在于扣除生活成本后剩下多少,但前者会让人们“感到”更好。
放弃“撞大运”的念头
上次投资的盈亏金额可能会改变我们对下次投资风险度的看法。同样的赌注,既会让赌徒感到危险,也可能会让他们觉得安全,最终的感受取决于他们此前的赌博是赔还是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