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未来社会需要充满希望的人(3)

神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障碍,也有生理和遗传方面的原因。专家提出,教育部门要结合开展学生素质教育,制定相应政策,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精神疾病及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工作纳入学校的日常工作计划。

案例四:长大了再让他来放牛呗

一位14岁的三好学生、班长,身材高大、相貌英俊。有一天他看到了一个电视节目 画面中的记者采访一个偏远山村的放牛娃。

“孩子,你在这放牛干什么?”

“让牛长大。”

“那牛长大了以后呢?”

“卖钱、盖房子。”

“有了房子又做什么?”

“娶媳妇、生娃。”

“生了娃呢?”

“让他也来放牛呗。”

这个简短的电视节目却触发了这位少年的死亡。他在死前的日记中写道:“看了电视,我想到了自己 我为什么读书?考大学。考上大学为了什么?找一份好工作。有了好工作又怎样?找一个好老婆。然后呢?生孩子,让他读书、考大学、找工作、娶媳妇 生命轮回、周而复始。”于是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样的生活没有意义,这样的生命没有价值,并于当天夜里服毒自杀。

另据报道,美国有史以来被评为智商最高(智商为298)的8岁神童贾斯廷,2岁开始学小提琴,3岁学国际象棋,4岁参加斯坦福大学天才儿童“互动计划”,6岁时花了仅6小时来建立自己的网站。同年,他成为罗彻斯特纽约州立大学最年轻的学士学位课程学生,却在2003年11月自杀未遂。

他在看电影《哈利·波特》时精神崩溃,声称头痛。医院替他开出止痛药,其母当晚发现他服食过量而躺在地上。8岁的贾斯廷7岁时接受智商测试评估智商为298后,母亲查普曼从纽约罗彻斯特搬家到科罗拉多州的布鲁姆菲尔德。在那里,他接受天才发展中心的西尔弗曼教育。贾斯廷一直在家中接受母亲的教育,并用电子邮件与朋友联络。精神病治疗师说:“母亲为了展示儿子的聪明,安排苛刻的演讲行程,对孩子的心理功能和发展构成实质的损害。”一名邻居指出,她相信男童这样为母亲“表演”,是因为“他非常地害怕失去她的爱”。

可见,一个人如果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环境,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智力再高也只会变成社会的负担。一个人心理素质不好,一件小事都可以让他失去生命。生命没有了,何来生存和发展?决定一个孩子命运的,不是分数,而是理想,是对人生的追求,对未来的希望,对生命的珍惜。对未来失望实际上是另一种死亡,一个人最宝贵的品质是能够在任何时候都对未来充满希望!未来社会需要那些有坚定的信念、有明确的目标、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持活下去的人。中国的基础教育有责任让学生明白: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先保护人类的生命。教师有责任告诉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想办法活下去!”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