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未来社会需要道德高尚的人(1)

谢付亮先生曾以《“缺德”等于“缺钙” 企业基业长青必须道德先行》为题,呼吁企业要重视道德标准的建立。更有人提出,中国企业平均寿命才6~7年、民营企业短至2~3年,与企业“缺德”有直接关联。

对一个企业来说,“缺德”会短寿,对人来说也如此。这并非信口开河。现代医学认为善恶会影响人的寿命。美国密歇根大学调查研究中心对3000人进行了长达14年的调查,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共同就这个问题调查了加州阿拉米达县7000人,得出的结论完全相同:乐于做好事者长寿。专家指出,人的大脑中有一部分细胞膜上存着吗啡样受体,在受到“爱心”滋润时会产生一种类似吗啡的天然镇静剂 内啡呔,它会使人产生愉悦感,这就为“善者寿”提供了科学依据。

我们的老师有责任让学生明白,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将影响这个人的事业成败和个人寿命。要让他们在有所“畏惧”中,去慎独、去自觉提升道德品质。教育方法之一,就是体验教育法,而创设体验教育情景的最好办法是案例教育。

案例一:让世界感动的周恩来

1976年1月8日,中国人民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去世,联合国降半旗致哀!要知道,这面于1945年10月24日在美国纽约升起的旗帜,目睹了众多国家元首的相继去世,30多年来从没有为他们的离去而动心。为此,一些国家有意见,他们的外交官质问联合国总部官员:我们国家的第一元首去世,联合国的大旗高高飘扬,中国的第二元首去世,你们却为其降半旗,为什么?

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奥地利人库尔特·瓦尔德海姆挺身而出,在联合国大厦门前的广场上做了一次不到1分钟的演讲。

他说:“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是我的决定。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富多得不计其数,她使用的人民币多得我们数也数不过来,她的总理却没有一分钱的存款;二是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可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如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之日,总部照样为他下半旗。完了。”讲完这番话,他转身扫视了一下广场,尔后返回秘书处大楼。这时广场上先是鸦雀无声,接着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详见2002年1月8日《人民日报》)

在一本介绍周恩来的书里有这样的话:周恩来总理获得了朋友与敌人的共同尊敬。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一个人的崇高品德,还能有什么力量可以让敌人对你尊敬呢?周恩来的品德是中华民族优秀品德的杰出代表,理当成为我国中小学生道德教育最生动的教科书。因为,他确实感动了全世界。

案例二:美国人眼中的道德观

前任美国教育部长威廉·班奈特在1993年编辑的《美德》一书中提出:伟大的道德故事可以建造性格。班奈特认为该书能够获得不错的销量,本身就说明许多美国人仍然相信道德的价值。事实上,班奈特最畅销的这本书超过八百页,却只谈到了十种美德,连他自己都承认只谈到了皮毛。虽然不同的民族会用不同的故事和传统来教导下一代,但许多道德观具有全球一致性。该书特别强调以下几个道德追求:

第一,美国人最基本的道德价值是诚实。他们常以乔治·华盛顿砍樱桃树的故事来教育下一代。故事中的小乔治在试新斧头时砍倒了爸爸最心爱的樱桃树。当爸爸问起他时,乔治说:“我不能说谎,我用我的斧头砍了它。”结果他不仅没有被惩罚,反而因为诚实而被赞赏。

第二,美国人最尊崇的道德价值是坚忍。二战期间的诺曼底登陆中,美国101空降师空降后占领了十几处阵地,在德军反击下伤亡过半,却无一处阵地丢失。阿登反攻,德国集中兵力攻击的是一个正在修整的集团军,但该集团军给德军的印象是非常顽强,根本不是希特勒所说的“乌合之众的民族”。

第三,美国人最崇尚的道德价值是同情心。同情心可以形成一个正面的循环效应。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