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条 区分教师的“三层次标准”

优秀教师通常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学会科学地“偷懒”。

林华民在我国,当医生、律师、厨师的人都是专业技术人才,而当老师则被认为是一种普通的职业。实际上,教育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学会把过去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学会把知识活化后用艺术的手段传授给千差万别的学生。因此,要想成为一位好教师,就得拥有继续学习、独立思考、与人合作、不断研究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应当善于“偷懒”,从繁琐的教学与班级管理事务中挣脱出来,挤出时间向优秀教师学(阅读一线教师成功经验或论文)、向专家学者学(阅读名家著作、听讲座)、向身边同行学(参加各类教研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与实践能力。因此,在个人专业成长方面,可将教师分为3个层次:三流的教师忙于(教学)事务,二流教师满(足)于积累,一流教师勤于思考。

上文提到,在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先生的眼里,对他影响最大的一节课是中学时代的那节“白纸与黑点”的课,那位老师让他明白,白纸相当于一个人的优点,小黑点相当于一个人的缺点,看人应看到白纸 占大部分的优点,而不是死盯着小黑点 占小部分的缺点。正是中学老师的那节感悟课,让他悟出了“看问题的眼光要与众不同”的道理,成就了他的一番大事业。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方面,也可以将教师分为3个层次:三流教师让学生获得知识,二流教师让学生拥有能力,一流教师让学生感悟做人的道理。如果我们仅仅把课堂教师定位在“传授知识”这一目标上,那你的教师生涯一定会过得很无味,课堂教学水平不太可能获得太大的提高,那教了几十年的“书”可能越教越累、越教效果越差;如果教师把“形成学生学习能力”作为己任,不断在学生学力提高方面多思考、多探索,那就可能让学生在诸如自学能力、质疑能力、合作能力、解题能力、实验能力、归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等方面,获得长足的进步。这样的教师将会走越教越少、越教越轻松的教学之路;如果教师把“让学生感悟做人道理”作为教学的最高追求,那就有可能让更多的学生懂得学习的非凡意义,懂得人生的真谛。

我衷心祝愿同行们都能自觉追求做一流的教师,而不要轻易地让自己沦为二流乃至三流的教师。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