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想要利用情感激发写作,那么,下次我们感觉到强烈情绪爆发时,我们就应该拿起笔开始写作;然而,我们在情绪充沛时往往在手边找不到用于书写的笔,比如,当我们猛踩刹车,避免与其他车相撞时。所以,我们需要通过人工刺激,诸如快乐或痛苦,使我们自身在书写之前在某种程度上进入“疯狂”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语汇就会蜂拥而至。
回忆方法
也许对情绪更为自然的使用是华兹华斯写诗的方法。华兹华斯说,伟大的写作来自于“对情感静静的回顾”(《快乐的民谣》前言)。 所以我们不是马上陷入情绪场景之中,而是以后用笔来回忆它。我们可以尝试这种回忆,首先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然后捡一段我们情绪受到触动的经历,不考虑太多内容方面的问题,开始记录这段经历,之后再进行修改。如果你这样做了,你可能会惊讶于你语言的流畅和能力。
有意识挑选法
不同于用情感点燃思想的方式,现代诗人T·S·艾略特是采取有意识地选择一些词汇的方式来激发读者的情绪。他将这一理论称为“客观对应理论”——这意味着,当人们听到一个词时,比如“母亲”,每个人会对这个词产生相关但不同的理解。艾略特将这一理论应用在他的很多诗歌中,比如,《空心人》中,他通过描述“风吹过干草的声音”、“老鼠的脚走过碎玻璃的声音”来表现人们之间互相疏离、不相往来的情景。
我们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建立这个过程:首先,我们可以选择一种情绪,而后,将能够引发这种情绪的切实可感词语列一个单子,最后,从这个单子的词语中有意识的造出语句。比如,我们想激发一种美国式的爱国主义激情,我们可以列出国旗、棒球、乔治·华盛顿、母亲、苹果派、宪法,“生命、自由、对幸福的追求”,权利法案、自由的土地等等。如果我们想描绘一种宁静的景象,我们可以用温暖的火焰、在风中盛开的花、睡着的孩子、阳光照耀下的肌肤、软软的萨克斯音乐、日落时的流水声、舒适的座椅、云边的彩虹等等。也许读到上述有意识挑选的场景,你已经激发起相应的情绪,那么,艾略特的理论就起作用了。
对话题和听众产生的情感
既然我们已经看到了情感和思维之间强有力的相互作用,那么我们就可以对这种力量一探究竟。首先,我们能够意识到我们对自己所思考、谈论、写作的话题有何感受。这种意识能够帮助我们意识到针对当前流行话题我们内心深处、经常被掩饰的态度、价值、信仰、喜好或不喜好。这种意识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评估我们的想法,然后对其调整,使之更客观准确。
第二,我们需要检查我们对听众的情感。比如,如果我们对听众持一种消极的情感,而我们自己又没有意识到这种消极的情感,那么,我们就会用一种敌对的腔调对观众谈话或写信。这种腔调会被听众抓住,对我们产生不同的看法,因为我们的态度是敌对的而不是友好的(亚里士多德,《修辞学》第一卷)。然而,如果我们意识到了我们的敌意,我们可以选择沉默不语、或者小心的调节、或者选择许多方法来表达,这样就能够很好地意识到我们将对听众产生的影响。通过控制自身的情感、为观众考虑,我们能够更有效的和听众沟通。
最后,在思想的范围之内,我们可以确信情感是积极的力量。当我们感觉对话题和听众持一种积极的态度时,我们就能让我们的情感得以表达并为我们服务。我们可以用这种情感使自己成为思想家、演说家、作家。多数成功的演说家和作家都对自己的思想有强烈的情感。这种强烈的情感会导致像帕特里克·亨利那样雄辩的演说家诞生,帕特里克·亨利有一句名言:“我不知道别人会怎么选择,但对于我来说,要么给我自由,要么给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