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九死其犹未悔——诗祖屈原(17)

 

汨罗江上,顿时浊浪翻滚,悲风四起,天崩地裂,山河变色。百姓们闻声赶来,只见白马悲鸣,不见屈原人影。

渔民们连忙架起小船,到江心打捞屈原。远近四方的数十条船儿全都迅速赶到,但直到天黑也没能将三闾大夫的遗体打捞起来。

诗人的遗体到哪里去了呢?

《汨罗江上水倒流》的传说作了回答。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可是每年端午节前后,汨罗江下游的水却反过来往上涌,从洞庭湖入口处直涌到玉笥山附近,这才不再往上涨。原来这是洞庭龙君为屈原忠贞志气和爱国情怀所感动,命令水将逆水而上,把冲到洞庭与长江交界处的屈原遗体送回玉笥山畔。

《十二疑冢》是说屈原遗体归来后,父老乡亲们便将屈大夫安葬在玉笥山东北的汨罗山上。

黎民百姓和楚国旧臣,每天都涌到这里吊唁三闾大夫,从早到晚,人流滚滚,络绎不绝。那些降秦的楚国奸臣听说此事,却引为心腹之患,他们阴谋前来掘坟曝尸,以向新主子表功邀赏。

为了保住父亲的坟茔,女须姑娘决定多垒一些假坟,混淆恶人的视线。她用十指刨泥,罗裙包土,昼夜苦干,终于感天动地,迎来了凤凰下凡,全力相助。

女须垒坟时疲劳之极,才打了一个盹,醒来时就发现汨罗山顶之上,一下子竟冒出了12座高高的坟堆……

直到如今,十二疑冢前还有“故楚三闾大夫屈原之墓”的石碑。

玉笥山上,还有后人为纪念女须所立的庙宇。

不管女须是屈原的姊姊也好、女儿也好,甚至是女友或者妻子也好,反正有这样一位女性,长期或短期地伴随在诗人身边,或隐或现地凸现在美妙的诗篇之中,或多或少地滋润着三闾大夫的情感世界,或浅或深地融会进屈原的生活范畴之内。

所有北在乐里坪、南在玉笥山的两湖人民都为女须姑娘建起了庄严华妙的庙宇。

作为相伴屈原的女神,女须也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香火不断,倩影永存。

十七、龙舟竞渡,诗魂永存

在秭归城东鱼形山,至今尚存屈原的衣冠冢。秭归人传说,这是当年的一条神鱼,将屈大夫的衣冠,从汨罗江驮回西陵峡,送还到诗人故乡来安葬的。

从古到今,有哪一位爱国诗人的事迹,能像屈原这样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活在人民的节日中,活在遍布两湖的名胜神迹和民间传说之中呢?

诗祖屈原,活在人们永恒的救援过程中。

《隋书·地理志》记载了当年的龙舟竞渡活动:

屈原赴汨罗,土人追至洞庭,不见。湖大船小,莫得济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而鼓(棹)争归,竞会亭上。其迅楫齐驰,卓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诸郡皆然,而南郡犹胜。

湖南一带的竞赛更是盛况空前、气象万千。至今在全中国普遍流行的龙舟竞渡活动中,最为隆重热烈、正宗正规的还是在屈原的蒙难之地汨罗江。汨罗的竞渡仪式非常传统而严谨:

先是“亮灯”。选手们点起许多蜡烛,环绕龙舟毕恭毕敬地走三圈,祭祀木匠宗师鲁班,保佑龙舟坚实快捷。

次是“祭庙”。大家抬起龙舟,到屈子庙举行庄严隆重的祭祀。敬献三牲,顶礼膜拜,以此告慰三闾大夫的英灵。

三是“下水”。在众目睽睽之下,选手们十分骄傲地把自己的龙舟放置水中,大家紧攥船桨,各就各位,只听号令。大一点的龙舟还有一条极长的橹,用来调整方向,关键时刻用来冲刺。

四是“竞渡”。号令一响,百舟争先。许多龙舟上都设有锣鼓,有专门的擂鼓师敲锣打鼓,统一动作,鼓舞士气。沿途观战的百姓见到优胜之船,都要将粽子、肉包掷上船去,以示鼓舞。

五是“夺冠”。最先到达“招屈亭”的船只要拿起象征胜利的红旗,四周炫耀。举办者要将各种礼物送给他们,以资奖励。此时万众欢腾,锣鼓齐鸣,鞭炮震天。获胜的选手们成为最受人尊敬的英雄人物。

据《参考消息·欧洲掀起龙舟热》一文(中央社罗马1998年9月8日电),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洲各国也对纪念中国爱国诗人屈原的龙舟运动非常热衷,许多国家都成立了“龙舟运动协会”。仅意大利一国,就拥有上百支龙舟竞赛队伍。迄今为止,已经举行了第三届洲际龙舟竞赛活动。

古今中外的龙舟竞渡运动,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文化传承与融会的活动。

借助于龙舟竞赛的载体,屈原又成为全世界爱国诗人的杰出代表,促进古老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的交流,促进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融会。龙舟竞渡所需的团队精神,实际上也就是屈原毕生加以凝聚、反复阐扬的那种“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著精神。

说不完的屈大夫。

祭不休的屈原魂。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