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平素喜欢穿着潇洒的长袍、配着飘逸的峨冠博带,目光炯炯、长发美髯,立如松,坐如钟,动如风,远远望去,宛若仙人一般。
屈原自己也在《涉江》中表达了对奇装异服的终身爱好: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带长铗之陆离兮(身佩着倚天长剑),
冠切云之崔嵬(头戴着揽云的高帽),
被明月兮佩宝璐(身佩着明月般闪亮的珠玉)。
甚至连青翠的荷叶、鲜艳的百花、不同种类的瑶草芳叶,都可以成为他某一天的特别装扮。而所有这些奇特的装扮,全是为了与庸俗的世道拉开距离,让孤高独立的风神在寰宇间十分鲜明地展示出来。
屈原还将自己的风神与高洁的橘树对应起来,对橘树依托于南国故土,决不肯屈从人意、北移生根的气节深为推崇。
归州地区处处是芬芳的橘园。屈原每天读书、行吟于橘树之间,不由得生发出诸多人生感悟。
于是有了他早年所写的《橘颂》诗。
屈原在诗中咏橘明志,充分表现出自己卓尔不群的志向,独立不迁的意志,热爱故土的乡思,献身祖国的精神:
后皇嘉树(皇天后土生长出佳美的树木),
橘徕服兮(天时地利催发出橘树的家园)。
受命不迁(受命于自然,决不肯迁离故土),
生南国兮(生生死死固守在江南楚国的良田);
深固难徙(根深蒂固又怎能迁徙到他方别处),
更壹志兮(志向如一、操守坚固永难改变)……
屈原把橘树人格化、形象化,名则咏橘,实则咏己。他一生的性格、操守和追求,都在《橘颂》中历历可见,经久弥坚。
四、少年意气,挥斥方遒
根据两湖地区流传至今的民间传说,青少年时期的屈原在故乡乐里坪至少留下了三桩佳话。
一是金镐掘井(宋克顺收集整理)。
自幼爱好整洁的屈原,常在香炉坪下的响鼓溪梳头洗脸。可是溪流太急,碰上刮风下雨又不清亮,要是有一口波浪不兴的平静水井,照脸明心,那该多好!
小屈原想到便要做到。他抡起锄头,挖来挖去,总是碰到坚硬的石头上,火星四溅,再也挖不下去。
正气馁时,忽有一白发樵夫飘然而至,歌咏而来:
三星岩,三星岩,
对准三星引泉来。
折断龙骨龙开眼,
洗面照心涤尘埃。
屈原听得分明,正要道谢,翘首望去,那老樵夫早已不见人影。
当夜,小屈原对着天上的三星,在三星岩上插上一枝香,画好方位,按图掘井。可是那把小锄头却经不住折腾,很快就翻口变形了。
正懊恼时,那位老樵夫又翩然而至,将一把小金镐赠给屈原。小屈原纳头便拜,抬起头来,哪里还有老樵夫的影儿?
金镐掘井,事半功倍。不到天明,水井掘成。满村的人们都来洗面照心,屈原的心里,别提有多美了!
直到如今,这口照面井还在乐里坪保存得十分完好。井碑上赫然写着:
此系屈公遗井,特遵神教重新整顿,以后切勿荒秽。
倘有故违,定遭天谴!
屈原在家乡的第二桩功绩是擂鼓退敌。
身当战国乱世,男儿岂不习武?打从小时候起,胸怀大志的屈原就苦练剑术、饱读兵书。
屈原长大之后,适逢一小股秦军常来乐里坪骚扰滋事,无恶不作。忍无可忍的屈原便与乡亲们组成了平寇队。
女须是屈原的姊姊,平素不仅会纺纱织麻、挑花绣朵,还会打拳舞刀、使枪弄棒,这时当然成了屈原最为得力的帮手。
为了统一号令,屈原和女须在北山的大樟树上挂上一口大钟,又派人不分日夜地在村口放哨。
每当秦军来犯,屈原便闻钟布阵,指挥平寇队抄小路伏击敌人,一次次把敌寇打得落花流水。秦军闻钟丧胆,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到了正月十五的晚上,乐里坪张灯结彩、披红挂绿,舞长龙、弄狮子,人流如拥,好不热闹!
屈原料到屡战屡败的秦军决不会善罢甘休,便吩咐平寇队员们枕戈待旦,随时听从号令,准备打仗。
到了午夜十分,瞭望哨急报小股秦军又来进犯。
沉着镇定的屈原吩咐人们说,此次先不要敲钟,以免打草惊蛇。他们分成各个小队,摆下了十面埋伏阵,静候敌寇上钩。
等到秦军全部进入包围圈后,屈原与女须猛地擂响惊天霹雳般的战鼓,顿时吓得敌人心惊肉跳、屁滚尿流,忙向侧面仓皇逃窜。
可是无论敌人逃到哪里,哪里就按照屈原战鼓的指挥,乱箭齐发、举刀合围。几百人的秦军,在十面埋伏的围剿声中死伤大半。
屈原最后还故意将合围的口袋留一点缝隙,放几个丢盔卸甲、伤痕累累的秦军残兵回去报丧。
从此,秦军再也不敢到地势特别险要、人民智勇双全的乐里坪来骚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