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九死其犹未悔——诗祖屈原(2)

 

二、 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中国最引人入胜的山水奇景,当然是无可比拟的长江三峡。秭归县就在三峡的巫峡和西陵之间。

这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风水宝地。上山可打猎,下水可捕鱼,甜果树上摘,芳草垸中栖。美丽的百花桃,芬芳的柑橘,珍珠般的水稻,黄金似的玉米,沁人心脾的茶叶,使人康健的药材,交织成为和谐而丰富的生态环境。

衣食无虞的环境,冬暖夏凉的气候,宛若仙居的溶洞,都使得先民们生活得十分自在、分外舒适。因此这里就十分必然地成为荆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作为开化极早的文明地区,早在殷商时期这里就属归国所辖。

公元前1027年,周成王封熊绎为楚君,执掌楚子国。熊绎居于此地,名唤丹阳。公元前9世纪中叶,楚国封熊挚于斯,是为楚的附庸夔子国。

公元前634年,宗教巫风极盛的楚国发现夔子国居然不祭鬼神,不祀祖先,遂派大军压境,灭夔归楚,称为归乡。

归乡古城有若葫芦形状,下有浩浩长江托着葫芦的大肚,上有巍巍青山拎着葫芦的蒂把;当中有莽莽城墙蜿蜒起伏、龙腾虎跃,恰似环绕着葫芦的一条漫长的丝带……

沿江西行,便有香溪依人,紫气茵氲。且莫沉醉于中,止步不前,继续前行,便是七里峡。

进得峡来,谷底有万丈深渊,大雾茫茫,稍有不慎,便会跌落下去,命丧黄泉。两边是悬崖峭壁,犬牙交错,人行于石级栈道之上,如走在虎口狮掌之中。

硬着头皮出得峡来,这才眼前一亮,别有洞天!

小小一盆地,名唤乐里坪。东有五指山,有若巨人之手掌;西有九岭头,恰似九首之怪兽;南有月明山,托得明月醉;北有天池山,贮有仙水甜。浓雾祥云,和着炊烟阵阵;凤凰溪水,和着山歌声声……

后山有香炉坪,坪上有屈家院。

屈家源于何方?

毫无疑问,屈家是王侯贵族之后。五帝之中的颛顼高阳氏是屈家的远祖。

颛顼的儿子名鲧,就是那位以堵截法治水的水利大臣。但是鲧没能治理好水患,所以天帝命令祝融诛杀了他。

鲧的儿子,便是夏禹。禹用疏导之法,治理好了滔滔洪水,成为夏朝的创立者。他将尧舜禅让的君主推选制改为血亲后代的世袭继承制,从而保证了“家天下”的长久延续性。

高阳氏的第六代孙名叫季连,他是楚国的创业之始祖。

周成王时,季连的曾孙熊绎受封于楚,居于丹阳(今湖北秭归县),归乡成为熊家的根据地。熊绎传到楚武王熊通这一代,依然是世袭之王。

熊通之子名瑕,封采邑于丹阳之屈地,瑕的子孙后代便以屈为姓氏。屈姓虽然树大根深、枝繁叶茂,但其根本在此,作为大本营的基本居住地也还在本地。

江河流日夜,日月行未休。屈指算来,屈姓从祖辈开始,已经在古丹阳居住了近7个世纪。

作为楚国同宗同姓的金枝玉叶,屈姓从春秋以来就一直近乎于父子世袭地担任着楚国的高级官员之职。

屈原的父亲伯庸,肯定没有担任过楚国的高官,否则屈原肯定要在诗歌中大书特书的。伯庸虽没有做高官,但是他却生养出了使屈家光宗耀祖、流芳万世的屈原,这是伯庸最大的骄傲和自豪。

屈原生于楚威王元年(公元前339年)正月十四日,名平、正则,字原、灵均。

高贵的血统、过人的智商,这使得屈原生来就有一种与众不同的优雅气质和凛然风度。他在父辈的殷切期望下刻苦读书,博闻强记,过目不忘。他思想活跃,辞令丰富,善于辩论,喜欢冥想。人们见了他,都说这孩子是屈家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

还有自然风光与生态环境对屈原的滋养与浸润。山川钟灵秀,云霓拥卧龙。乐里坪的风水开启了屈原的灵性,大三峡的奇观扩张了诗人的胸怀,敬神尚鬼的习俗引发了无穷的哲思,奇瑰灿烂的景观映照出浪漫的豪情……

三、奇装明志,橘颂写心

秉父精母血之精华,得青山绿水之灵气,屈原在乐里坪望风而长,成为一位内秀外慧的美少年。

屈原的身材修长而挺拔,气度轩昂而飘逸,眉宇之间带着勃勃英气,举手投足都体现出优雅的风度。

他天生就特别喜欢干净,甚至一日三沐浴;分外注意健美,几乎四季长游泳。凤凰溪中,照出了他匀称的身影;大江激流,见证着他富于挑战的精神。

这种酷爱清洁的习惯,同时也对应出他风标独立、自小就不愿意与俗流尘世同流合污的人格风范。

这种坚持健美的锻炼,既锻炼了他强健的体魄,又磨炼了他坚强的意志,同时也为他日后的多方面建树,奠定了身心两方面的雄厚基础。

在衣冠打扮方面,屈原显示出自己独特的审美眼光。他的奇装异服,有时候是一般常人所难于想象的。唐人沈亚之就在《屈原外传》中为之画像说:“屈原瘦细美髯,丰神朗秀,长九尺。好奇服,冠切云之冠。性洁,一日三濯缨。”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