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学习中的N世代:互动(2)

裔和印第安人根本实现不了这样的梦想。年轻人带着对未来的梦想和高额的学生贷款考进了大学,可近半数会中途辍学,或者没法在规定的6年里完成学业。美国1/3的中学生没有上完高中就辍学了,这更让人难过。据说这种情况还在持续恶化。

但是辍学的孩子只是表面问题。还有很多孩子还没有挖掘出自己的潜力,或者没有必须的技能来完成大学学业。一项在全美进行的调查显示,在过去10年左右的时间里,学生们的数学等科目的成绩有了提高,4年级和8年级提高得最为明显。但是12年级学生的写作、公民学、历史成绩即便是有所提高,进步也微乎其微(过去10年里,高年级学生的平均分下降了),这些数据是全国教育进步评估体系给出的。和其他参加了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的国家相比,美国15岁孩子的数学平均成绩在倒数三名之内,科学成绩也只排中游,尖子生和差生之间的差距也是最大的,这都不容乐观。另外,这些分数并没有显示出他们的写作水平够不够上大学的标准,还有1/5的大学生入学后要在阅读课或者写作课进行补救。

阿姆赫斯特学院是美国最好的文科院校之一,我儿子亚历克斯从这里毕业那天,几千名家长和学生坐在一片草坪上,身边环绕着19世纪的红砖房,听着校长激动人心的演讲,他的好几本著作在全国范围内发行,但却选在这时谈起了美国另外一些人的教育问题。他的主题是“两代人:一代在兴起,一代在衰落”,他说:“如今,我们国家的教育系统沦落到了用达尔文的思想做指导的地步了:强者生存,已经领先的人靠前站,一大片的失败者就当是附带损失了。事情说起来很简单,也很尴尬,美国的公立学校资金不够,没法开展工作。但是光有钱也不够,更不用说有的钱肯定用地不恰当。课堂上人数太多,老师们工资过低,有创新精神的老师又没有额外的报酬。结果足足一半的公立学校老师工作5年后就改行不干了。”

他们对老式教学不买账

这些贫富差距的意义深奥而且复杂,涉及面很广。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辍学或者成绩不好不是孩子的错,当然也不是因特网的错。老师工资过低,班级容量过大,这才是症结所在。问题很大程度上就出在N世代被迫接受的教育体制上。盖茨基金会(GatesFoundation)2006年发布了一份报告,说大部分辍学的孩子本可以完成学业的,这个事实让人特别难过。那些辍学的孩子里,近半数说上课没意思,要么就是觉得无聊,七成人没有刻苦学习的动力。当然,社会和经济因素也很重要:辍学的孩子里,有1/3是为了挣钱,还有很多人是为了照顾父母或者抚养孩子。但“感到无聊”是个很重要的因素,因此为了提高年轻人的积极性,盖茨基金会建议学校提高教学和课程质量。

N世代的思维方式和老式的教学方法差太多了,难怪他们会觉得无聊呢。N世代在数字化里长大,不会满足于坐着静静听老师讲课。他们希望能反驳、交流,选择学习的内容、时间、地点、方式。他们想学习和现实生活相关的内容,学起来轻松,有趣。教育家们可能还觉得老式的教学方法很重要,但是未来学家普伦斯基最近告诉我,孩子们可不这么觉得,他记得一位澳大利亚的中学校长曾说过:“老师已经不是知识的源泉了;因特网才是。”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