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富者更富,穷者更穷 马太效应(1)

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们往往会选择生意比较好的饭店就餐,哪怕需要在店堂中等一等,也不愿意去一个客人寥寥的饭店。到医院就诊,我们宁愿在一个有名望的医生那里排长队,也不愿意到同一个科室医术平平的医生那里就诊。于是,人多的饭店客人越来越多,老板的生意越做越大;而客人少的饭店人越来越少,最终门可罗雀,只好关门大吉,这就是可怕的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源自于《新约?马太福音》: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3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1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我的1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1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让他多多益善。”

马太效应反映了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赢家通吃(winnertakesall)。值得惊奇的是,在人类资源分配上,《马太福音》所预言的“赢家通吃”现象十分明显:富人享有更多资源 金钱、荣誉以及地位,穷人却变得一无所有,就是经济学中通常说的富者更富,穷者更穷。

美国在1999年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美国贫富差距继续加大。从1999年的收入来看,1%最富的美国人税后收入相当于37%不富裕的美国人所得,也就是说,270万最富裕的美国人的年收入等于处在收入较少一端的1亿人的全年收入。此外,与22年前相比,美国经济实力有了巨大的增强,但美国绝大多数家庭所得占全民所得的份额却越来越小。美国4/5的家庭收入(约2.17亿人)占全民所得的比例从1977年的56%下降到目前的不足50%。另外1/5最富裕家庭(约540万人)所得份额在增长,其中多达90%以上的增长进入了1%最富裕家庭。

后来,经济学家们借用了马太效应这一术语,用以借指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即“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输家则几乎一无所有”。而这种马太效应,在社会中是广泛存在的。

以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趋势为例,长期以来,国际上主要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即“趋同假说”和“趋异假说”。趋同假说认为,由于资本的报酬递减规律,当发达地区出现资本报酬递减时,资本就会流向还未出现报酬递减的欠发达地区,其结果是发达地区的增长速度减慢,而欠发达地区的增速加快,最终导致两类地区发达程度的趋同。然而,趋异假说的观点则与之截然相反,它认为如果同时考虑到制度、人力资源等因素,实际情况往往会出现另外一种结果,即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常常会呈现出一种“马太效应”,表现为落后地区的人才大量流向发达地区,落后地区的资源廉价流向发达地区,结果,这样循环往复下去,地区间的差异会越来越大。实际上,今天的国际经济发展形势正越来越明显地印证着马太效应。

在股市、楼市的狂潮中,人们都清楚,到了最后,最赚钱的总是庄家,而最赔钱的总是散户。普通大众的钱财,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会聚集到少数人群的手中,从而导致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剧。

在教育方面,也同样存在着马太效应。近年来,中国出现了过度投资建设名校的现象。众所周知,国家对于教育的总投入是有限的,所以对某些学校投入过多后,势必造成对另外一些学校的投入不足。投入充分,在硬件和软件上都占据绝对优势的学校,更容易在国家的扶持下成为名校;而那些投入不足的学校,则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陷入了发展的瓶颈。这样,因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而造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