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的领导活动十分复杂,决策者所面临的环境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过分强求信息完整、规划完整很可能导致坐失良机,贻误时机是决策之大忌。
决策时机并不等于决策速度,把握好决策时机的决策应该是张弛有度的。有些决策基于稍纵即逝的机遇和刻不容缓的威胁,决策者必须利用手中的信息尽快做出决策。但有些情况下,决策者并不需要马上做出决策,广泛收集信息,静观事态发展才是明智之举。
根据时间的轻重缓急,我们可以把决策分成如下几种,决策者应根据不同的时间压力,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
(1)紧急事件的决策。这类决策要求管理者必须马上做出反应,立刻采取措施应付危机。例如,有消费者向媒体举报企业产品有质量问题。这类决策等不得,通常是越快越好,否则会给企业带来更大危机。这类决策通常来不及仔细分析选取最优方案,也不能强调决策范围。这就要求领导者根据自己的管理经验,立即做出决策。
(2)最优决策。在这类决策中,有多种方案可供决策者选择。尽管快速做出决定也重要,但有效的决策取决于对各种方案的分析和评价,取决于决策方案选择得是否合理。对这种决策,找到最佳方案相比决策速度更重要。
(3)无关紧要的决策。这类问题的决策既无时间的要求,也无须追求最佳方案,随便什么时间、采取什么方案都可以。对这类决策,有时间及早决策,没时间可以扔在一边等有时间再做。
(4)等待时机的决策。问题已经出现,但还不明朗,决策的时机还没到来。这类决策可以等待时机成熟或到了问题逐渐明朗时再做决定。
在实际工作中,领导者并不是能够完全按照问题本身的需要来选择决策时机的,还往往受到个人性格的影响。英国学者德斯迪拉夫(DesDearlove)根据决策者的决策速度,将决策者区分为兔子型和乌龟型两种。
兔子型决策者的优点是:能够快速吸收观点和信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对所发生的情况有一个大致了解;能够找到他人难以发现的捷径;能够随时做出决策;对机遇和威胁迅速做出反应;当机立断;在必要时能够进行现场指挥;能够抓住各种变化带来的机遇。
兔子型决策者的缺点是:易犯“欲速则不达”的错误;对细节问题不耐烦;对复杂问题浅尝辄止;对那些使事情进展放慢的人看不顺眼,尤其是对乌龟型的决策者,认为他们是笨蛋,没有必要时也爱现场发挥;注意力有限;只看问题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