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项修炼 给天使降临人间一个好理由(8)

,心理医生建议让他的父母给他创造一些自主、自立的条件。父母遵从医生的建议,XX的情况也有所好转。可是,毕竟积习难改,不久又旧疾复发。几经反复,经过痛苦的抉择,XX给父母写了一封长信,决定离家出走。于是,在XX与家人含着眼泪吃完最后一次晚饭后,拎着行李箱走出了家门。

这是一个悲剧案例,做父母的都应该从中能得到一些反思:听话教育,是否真的就是为了孩子好?

在对女儿的教育上,我从不要求女儿必须服从我。比如有一次我带她回农村的爷爷奶奶家,路上经过一个开满了野花长满了野草的空地,甜甜不走了,非要下来玩一会儿。我停下车子,甜甜像小鸟一样跑进了野草丛,她采了野花插在头上,跑来跑去地追赶着蝴蝶。春天的阳光洒在她身上,她整个小身影都被笼罩在一片明媚中。甜甜抓住了几只粉白的蝴蝶,她让我帮她拿着,说要回去做成标本,她还抓住了几只金甲虫,她让小虫子在她掌心爬着,发出愉快的尖叫声。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玩得超过了12点,母亲打来电话,焦急地问怎么还没到,饭菜都凉了。我说我们在半路上呢,甜甜喜欢在野地里多玩会儿。母亲叹口气说:“你俩都是不听话的孩子。”

等甜甜玩够了,我们才回家,母亲埋怨道:“你看看都几点了?我觉得够惯你了,你比我更惯你丫头。”我撒娇着说:“妈,要不是你会教育我,我哪有这么优秀?”母亲也笑了。母亲虽然识字不多,但她从不像别的妈妈那样,要求孩子绝对地服从,我从小就是有主见的孩子。我向母亲道歉,但另一方面,我觉得给了孩子一个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这对她今后的成长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六大主张”,即:“解放儿童的头脑,使其从道德、成见、幻想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双手,使其从 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动 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嘴巴,使其有提问的自由,从 不许多说话 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空间,使其接触大自然、大社会、从鸟笼似的学校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时间,不过紧安排,从过分的考试制度下解放出来,给予民主生活和自觉纪律,因材施教。”陶行知在那个年代尚且能提出如此主张,难道我们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还有理由要求孩子一定要听话吗?“听话教育”在扼杀孩子的童心、童乐、童趣的同时,更扼杀了孩子的个性与创造性。

著名的德国心理学家海查曾做过如下的实验:他对2至5岁时有强烈反抗倾向的100名儿童与没有这种倾向的100名儿童追踪观察到青年期。结果发现前者有84%的人意志坚强,有主见,有独立分析、判断事物和做出决定的能力。而后者仅有26%的人意志坚强,其余的人遇事不能做决定,不能独立承担责任。这一研究说明,反抗行为强的孩子,长大易有坚强的独立意志,而这一点正是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给孩子的心灵自由的方向

从小到大,我给甜甜买的最多的玩具是芭比娃娃,还专门让装修工人给她做了一个木架子,上面摆满了芭比娃娃。甜甜稍大一点,就不再满足于只给芭比娃娃穿脱衣服、梳辫子了,她迷上了给娃娃做衣服。

甜甜去地下室把我们俩不穿的衣服都搬到她卧室,她拿着一把大剪子,挑那些颜色还很鲜艳的衣服剪开,又比比划划地剪成一块一块的,她拿着针给娃娃缝衣服。我清楚地记着她缝好第一件衣服时的样子,她拿着那件小小的吊带裙跑到我面前,激动得小脸通红:“妈妈妈妈你看,我做的裙子多漂亮!”“呀,真是漂亮,我女儿手这么巧!”我抱住她,使劲亲了亲。我的肯定使她更高兴了。

因为缝衣服,甜甜把她的房间弄得一团糟,床上地上到处都是碎布片。有一次她为了给芭比娃娃的男朋友做个衬衣,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布片,竟然把她爸爸正在穿的格子衬衣给绞碎了。

他爸爸生气了,冲着我喊:“都是你惯的孩子,看看家里成什么样子了,以后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