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6)

第二个时期始于17世纪初叶对日贸易的崩溃,直至18世纪初叶,冉冉上升的欧洲重商主义强国 英国 的闪亮登场,与澳门的衰落正好同时,另外,这也是一个调整时期,为了生存而选择从事地区性的(或者说是亚洲内的)贸易。尽管丧失它对中国进出口的垄断,但那些以澳门为基地的商人们(葡萄牙人,土生葡人,还有华人)却遍布于通往帝汶岛、婆罗洲、越南、甚至是印度的海上航线,经营范围涵盖了适销对路的各种商品,并建立在一个复杂的地方政治联盟和藩属网络的基础上。

第三个时期,始于19世纪末,与分别建立于鸦片和赌博业基础上的食利经济的发展正好同时。在澳门的赌博业依然繁荣兴旺的同时,澳门经济史的第四个时期实际上在描述着这样一个过程:今天它依然在被打造为一个有其独特地位的城邦,不仅是作为一个出口导向的产业中心(像战后时期发展出来的那种),而且是联接中国内陆、亚太地区和整个世界的一个关键性的信息、交通和金融的中心。

综上所述,我们还试着在这项研究中提出如下问题:在澳门的政治自由、法治和民主的古老传统中,有哪些会在澳门得以继续保持?就算这一传统被削弱了,那么,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经济发展,相伴而生的暴发户的崛起,以及公民社会的扩大 澳门自己在1974年之后作为一个民主政治实体的地位就更不用说了 又如何能给移交预备阶段新的政治要求提供促进因素呢?更重要的是,展望1999年后的澳门,这些要求将如何表达出来、并受到什么样的限制呢?从另外的角度来看,澳门独特的政治-法律传统和文化遗产,在后1999年的澳门会留下什么呢?

那么,作为一部历史社会学著作,本书所采用的方法,既是年代学的方法,也是分析的方法。在描绘澳门的政治、法律和国际关系历史的主要轮廓的同时,本书还试着鉴别这一地区迄今所经历的经济和政治变迁中的主要变动,既考虑科学技术的进步,也考虑国际体系的改变。

关于本书

第1章试着解释16世纪晚期和17世纪初期澳门在一个正在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之内、以及在以中国为中心的藩属的亚洲地区秩序之内的远程贸易中所扮演的横跨整个东半球的双重角色。

在第2章,焦点将转到澳门作为中华帝国外围的一个纳贡城邦的创建和确立,连同它作为一个在远东独一无二的准自治、准民主的政治实体的崛起。

第3章试着描述那出错综复杂的政治和法律的大戏,在这出戏中,葡萄牙人试图从大清帝国的手里收回对澳门的完整主权。

第4章描绘澳门独一无二的、分别建立在鸦片种植体系和赌博业的基础之上的食利经济,它为这块殖民地的早期工业化打下了基础。

中华民国的出现,以及涉及战争和革命时期一套新的地方政权的内容,包含在第5章里。

澳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一个中立地区和避难港的角色,将在第6章中讨论。

第7章追踪澳门从一块赌博业的飞地起步,发展成(在很大程度上有政府的干涉)一个出口导向制造业基地和一个地区范围的服务中心和交通中心,尽管是大粤港经济体的一个子集。

本书的倒数第二章描写战后政治进程中的一些重要发展,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澳门所遭受的政治创伤,以及葡萄牙本国1974年的革命给澳门的政治发展所带来的机遇。

最后一章将描述澳门重大的政治和经济变化,这些变化由中葡对话所启动,在1987年3月中葡两国草签《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时达到了高潮,另外也包含在中国人的“一国两制”这句口号中。

【注释】

1.统计数据无疑低估了中国出生的澳门居民的数量,尤其是忽视了下面的因素:有大量的大陆人合法地在这一地区工作,而且,就这个问题而言,每天访问澳门的游客数量惊人,如今大部分来自大陆。1993年的游客总数是590万,2003年上升到了1,180万。

2.龙思泰:《葡萄牙在华殖民地史略》(AnHistoricalSketchofthePortugueseSettlementsinChina,波士顿,1832年初版,1836年修订版)。这部罕见的作品最近由香港VikingPublications再版(1992年),文德泉神父为此书撰写了一篇颇有见地的序言。译者注:此书东方出版社1997年10月出版过汉译本,书名为《早期澳门史》。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