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递进的方法进行询问
即使在较为详细的剧本式提纲里,也只是起始问题,而深访的核心大部分都来源于我们对受访者回答的递进追问,其每一个问题都来源于他的前一个答复。在这种情况下,通常受访者说的一句话里面有好几个问题需要我们来继续追问,这就需要访问员随时准备一个本子记下疑问。有时,困难的是决定哪些问题先问,哪些问题是最重要的。有时候对方的每一句话都有好几个问题要追问,我们不断记下的笔记就形成了一个现场的提纲。这时候如何对这些问题进行选择呢?我们说如果有一个问题是反复出现的,我们就可以补充在我们后续的正式提纲中。通常,人们对自己所说的话所引起的问题有道义上来回答的责任。我们要注意从他的话里找出问题来,他回答的时候会觉得这是他的责任。这样特别有利将访问引向深入。
深度访问本身并不是那么刻板、死板的过程。比如我们在受访者的前一句话里准备了六个要挖掘的点中,也许我们只能选一个往下追问。选的时候有很多小规则,比如上次没有机会提的那个点下次又被受访者提到,在两三个地方都有提到类似的东西,那么值得把这个问题优先提问。因为同一类的意义群、同一类词语反复出现的频率就代表他在整个语言场景中所具有的重要性。再比如,有些问题是对方在语气词中特别着重强调的问题,所以本来有六个点可以挖掘,但是他在当下特别强调这个点的,我们就可以优先。还有,在所有的问题中,我们发现有的问题受访对象很难提供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的,有些东西他只能说他的一般感受,对这样的问题在后面的访问中我们可以提前放弃,或者优先地从另外一些问题的角度来探讨,而不是老盯在这个问题上。
询问问题的间接性
在深访中直接的问答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任何可以在定量问卷中可以完成的任务放在深访中就显得没有任何意义。这意味着我们从深访中几乎没有一样重要的结论是可以直接得到的,而是要通过从受访者说的若干个场景中间分析和总结出来的。因此,我们要注意从一个问题中衍生出若干个场景,把受访对象语言中的场景展开来分析,展开得越细越具有可分析性。因为我们之所以采用了深访的模式,就代表着它不可能通过简单的、直接的方式得到答案,或者说这种简单的、直接的方法包含了更为复杂的内容,我们需要解剖他,把它拆解开来才能够得到更有效的判断和更准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