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的乐感(2)

使相同的词以反复却不连贯的节奏不断循环出现,通过这种方式,格林模拟了范妮思绪的节奏,揭示了范妮生活的单调无趣,和她对生活的厌倦。

当你在检查自己的草稿时,不要只是去“看”这些字。还要听它们的音高、音色、音量。你在描写的时候,是不是有的地方用了柔软缓和的辅音,而有的地方用了刺耳粗厉的辅音?在写对话的时候,是不是有的地方用了庄重低沉的元音,而有的地方用了尖锐刺耳的元音?词组的长度和节奏又是怎样的?有没有某一段读起来特别匆忙,而另一段则感觉欲言又止?当你把注意力放在语句的需求上时,它们也会反过来满足你的需求——让你的文章音调和谐,每一个音节都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练习

第一步

要练习如何改变句子的音质,首先要对同一人物或场景写出三种不同的描述。在第一个版本中,多用后元音(长音o和u)以及柔软缓和的辅音(r,l,w,y,m,n,ng和z)。在第二个版本中,把后元音改为轻元音(短促的i和a)。在最后一个版本中,把柔软缓和的辅音换为刺耳的爆破音(k,g,c,t,p)或者齿擦音(s,sh,ch)。注意语言的不同音质是如何影响所描述段落音调发生变化的。

第二步

对同一场景写出2~3种不同版本。不要改变场景中的基本事实,改变的只有词语的声音、句子的长短和节奏。下面是一个例子,描述的是一位家庭主妇在洗盘子,而她的孩子在外面玩耍的场景。这两段的音调不一样,节奏也不同:

她一边看着窗外孩子们追逐打闹,一边将盘子一只只地放入冒着热气的洗碗池里;盘子上还留着土豆残渣和少许的肉汁。

洗碗池中,碟子咔嗒咔嗒,杯子叮叮当当,盘子乒乒乓乓。她抓起一只盘子,用力擦洗上面的污渍——干了的土豆渣,残余的肉汁。窗户外面,孩子们尖叫着互相追逐。

第三步

试着把你欣赏的一位作家的整篇文章变换一下句子节奏,再写一遍。之后,如果你有挑战精神,可以给那篇文章换一个“语法节奏”。“语法节奏”指的是,用自己的语言来模仿文章节奏和句子的结构。如果无法制造出原文的感觉,也不用担心,只要注意句子的结构就可以了。下面的第一段文字是理查德·赛尔泽理查德·赛尔泽 (Richard Selzer),美国纽约著名的外科医生,也是优秀的散文作家,主要作品有《掷铁饼者》。的散文节选。第二段是我模仿赛尔泽的句子结构所写出的语法节奏:

夜幕降临。我又去病房巡视了一遍。护士长跟我报告说524病房的病人已经去世了。她说,她是无意间发现的。病房里一点声响也没有。什么也没有。真是件幸事,她说道。

梦里,我又一次在杂草丛中跌跌撞撞,想要抓住他。小狗蒙蒙冲我叫着,说小男孩已经走了。“我用我的鼻子嗅出来的,”它说。“是的,男孩已经走了。永远不会回来了。一切都结束了。”

作者介绍:Rebecca McClanahan,出版过九本书,最近的作品包括Deep Light: New and Selected Poems 1987-2007和The Riddle Song and Other Rememberings,后面这部作品还获得了2005年非虚构文学创作的格拉斯哥大奖(Glasgow Award)。她的作品被收录在《最佳美国散文》(The Best American Essays)、《手推车奖获奖文集》、《最佳美国诗歌系列》(The Best American Poetry Series)和其他一些出版物上。她住在纽约,在夏洛特皇后大学和太平洋路德大学教创意写作硕士班的非住校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