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身份特征维度管理的失败者(7)

托马斯?米德尔霍夫

2002年7月以让马里耶?梅西尔的离职开始,以他的好朋友和支持者托马斯?米德尔霍夫辞去德国媒体巨头贝塔斯曼集团总裁而结束。重新来看一下当初任命米德尔霍夫担任德国最古老也是最大的公司总裁的理由。马休?卡尼辛内基(Matthew Karnitschnig) 和尼尔?鲍德(Neal Boudette)在《华尔街日报》中写道[20]:1997年时,没有任何人对任命托马斯?米德尔霍夫为贝塔斯曼集团的总裁有异议。44岁的米德尔霍夫先生的工作能力能够胜任这个职位,并且似乎可以很好地体现这个德国媒体巨头力图达到的本质——在坚持公司引以为豪的传统业务的基础上进行高瞻远瞩的发展。《金融时报》对2002年7月28日米德尔霍夫突然辞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21]:据说公司的控股股东德国莫恩(Mohn)家族及其掌门人莱因哈德?莫恩(Reinhard Mohn),还有它的慈善机构投资者已经不再对米德尔霍夫先生抱有幻想了。他曾经表达过自己想将德国公司变为跨越大西洋的超级媒体公司的野心。但监事会和莫恩家族已经对这位高管失去了耐心,公司内部也认为他已经渐渐地与公司不相容了。为什么米德尔霍夫四年前似乎表现得很好,最终却表现得与公司不相容而离开呢?要想理解这个问题,就必须要了解一些贝塔斯曼集团的背景知识。这个公司于1835年在德国北部小镇居特斯洛(G tersloh)由印刷工人卡尔?贝塔斯曼(Carl Bertelsmann)创建。贝塔斯曼的第一本书是《基督教圣歌与赞美诗集》。他用他的出版计划来支持明登拉文斯堡(Minden Ravensberg)的新教徒大觉醒运动。他也出版一些普通教育书籍和两份报纸。其中《威斯特伐利亚新教徒月刊》成为觉醒运动中最重要的期刊。这份期刊一直出版到1929年。从一开始,卡尔?贝塔斯曼便很自然地关注并参与社会活动:身为居特斯洛教会会长和市政委员的卡尔?贝塔斯曼在社会活动中非常活跃,他组织社区福利事业,并捐助成立了Evangelisch Stiftisches高级中学(当地的新教徒中学)。[22]

自从建立以来,贝塔斯曼公司就坚持将公司经营与虔诚的基督教信仰保持协调一致。今天莱因哈德?莫恩将这种信念变得更人格化了。他是卡尔?贝塔斯曼的曾孙,他使得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重新发展起来。[23]公司成立后若干年,贝塔斯曼家族由于它的社会良知赢得了社会的尊敬。到19世纪末,公司已经成为德国最早提供公司退休金和残疾基金的公司之一。后来,贝塔斯曼又引入了带薪休假和其他一些福利。[24]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