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苏联谍报机构招募间谍的主要方法(2)

《克格勃 苏联特务的秘密活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6年版,第507页。寻找处于理想职位又易落入情报机构控制的潜在情报员的活动,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在驻在国活动的特工,要与各种有可能接触机密的人士接触,发现他们的情报潜力。对那些已经确知有情报潜力的人士,情报机构要与他们建立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被情报机构看中的拟招募对象,都具备接触机密的条件。情报机构真正看重的是拟招募对象从事谍报活动的潜质。那些有希望参加政府机构的人员,包括青年大学生,也是苏联谍报机构感兴趣的目标。当时不能接触机密,以后也许会有条件接触;即使不能接触机密,情报机构仍然可以通过他获取一些有价值的情报资料。

克格勃教材指出:“为了要在以后加以结识,我方情报站应有系统地收集具有谍报潜力的美国人的情报。它们应利用特工和秘密关系去做这事。”〔美〕约翰·巴伦:《克格勃 苏联特务的秘密活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6年版,第510页。如冷战初期暴露的朱迪思·科普朗(Judith Coplon),最初就是由一位名叫弗洛拉·沃欣(Flora Wovschin)的克格勃间谍发现的。他是美共党员,也是科普朗的朋友。他认为科普朗是一个出色的情报来源,且思想激进,政治可靠,建议内务部纽约情报站将其招募。纽约情报站同意这一看法,于是向莫斯科总部发出了招募请求。国外情报局局长费金将军请求已经解散的共产国际提供科普朗的背景资料。〔美〕约翰?厄尔?海因斯、哈维?克莱尔:《维诺那计划》,群众出版社,2004年版,第190-192页。

在公开出版物上出现的人名资料,如报刊、各种人名词典、包含有外交机构雇员传记资料的外交人员名册,都可以利用。在许多“意想不到”的场合得到的材料,如苏联驻外机构与外国人来往的信件、展览会上参观者的签名册、各种通告中的信息,也可加以利用。得到这些资料后,苏联驻外情报机构将确定最恰当的方式,与感兴趣的人员接触,这种接触可以是一种“偶然的”会见,可以用一个令人信服的借口直接找上门去,也可以为建立关系设计一个特定环境,以保证能创造出进一步会晤的条件。〔美〕约翰·巴伦:《克格勃 苏联特务的秘密活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6年版,第511页。美国特工佩查普说,在典型的一年里,苏联谍报人员要在美国或第三国接近2000名美国人,企图使他们成为间谍。〔英〕雷蒙德·帕尔默等:《无声的战争》,知识出版社,1983年版,第66页。

克格勃曾投入巨资,积数十年之功,建立了世界上最庞大、最完整的人名档案数据库系统,该系统名为“中心索引”。在计算机问世以前,这套细致的索引存放在装有钢门的房间里,装满了一幢大楼的8层房间。这些档案包括被物色对象的个人简历,他的出生日期、地点、家庭背景、学历、工作经历、个人生理和心理上的优缺点,日常生活中的嗜好、兴趣、人际关系,等等。对来自西方国家的对象,克格勃还特别考察他有无意识形态裂变的基因存在,个人财政状况如何,对同性或异性有无特殊兴趣。一位克格勃叛逃者指出:“负责人事的人,能看任何档案并研究一个人的出身、培养、经历和兴趣。他能与其他部门的负责人一起私下讨论这个人的言行举止。他坐在办公桌前就能得到一个一般谍报人员要花费好几个月才能搜集到的材料。这项工作为苏联情报机关提供了可以招募的人员情况指南。”〔美〕约翰?巴伦:《今日克格勃》,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第136页。

当情报官员没有人名索引来帮助他物色间谍时,他就会求助于他的工作资料,如一本电话记录或一张在目标单位工作的人员名单、各种人名辞典、载有名人传记的参考书,等等。从这些名单中,他可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