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商品在境外走了一圈,最后又回到苏联。Raymond W.Leonard, Secret Soldiers of the Revolution: Soviet Military Intelligence, 1918-1933(London:Greenwood Press,1999),p.58.到1925年,这种商铺已经迅速在法国、英国、加拿大、美国、中国等国铺开,它们被称为“姆拉奇科夫斯基企业”,在总参情报部的文件中,它们被称为商业企业网。总参情报部把企业所赚到的钱用作驻外特工的经费。此外,姆拉奇科夫斯基企业还被用于将新派遣驻外特工的工作合法化。在姆拉奇科夫斯基企业的资助下,受过训练的驻外特工开始到境外旅行,他们用几个月的时间从驻在国获得证明,然后继续到另外一个国家旅行,继续同样的经历。这种锻炼一直进行下去,直到他能够自立为止。
格鲁乌在美国有一个名叫“阿姆多尔戈”的贸易组织,这是格鲁乌在美国最重要的掩护机构,有一百多名格鲁乌军官以阿姆多尔戈为掩护在美国从事谍报活动。1926年,阿姆多尔戈有66名苏联观察员,1928年这个数字增加到220名,到1929年有575名。依托这一组织,苏联特工在美国大肆活动,搜集工业、科技、外交、军事等方面的情报资料。格鲁乌在中国、蒙古和法国等国也设有类似的商业掩护机构。格鲁乌在欧洲的重要谍报网“红色乐队”就是利用商业为掩护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该谍报网并未花大力气从事情报搜集,而是致力于建立商业掩护。特雷伯说:“我们在战前几乎未从事谍报活动。我们的目的是建立可靠的商业掩护,并组织必要的基础,以便枪声一响,我们就整装待发投入战斗。”Christopher Andrew & Oleg Gordievsky, KGB: The Inside Story of Foreign Operations from Lenin to Gorbachev (Happer Collins Publishers, 1990), p.239.德国征服西欧后,特雷伯把他的总部搬迁至德国占领下的巴黎,继续以商人身份为掩护,从事谍报活动。他在布鲁塞尔和巴黎建立了西梅斯克(Simesco)公司,该公司的巴黎办事处就设在爱丽舍大街,与一家负责为德军修建工事的德国公司巴黎总部毗邻,两家公司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通过这种关系,特雷伯才搞到了德军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Christopher Andrew & Oleg Gordievsky, KGB: The Inside Story of Foreign Operations from Lenin to Gorbachev(Happer Collins Publishers, 1990), p.257.
战后苏联继续利用商业掩护从事谍报活动。苏联国际旅行社从兴建旅馆、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开始,到在旅馆中招募外国人为止,一切活动都由克格勃一手包办。Viktor Suvorov,Soviet Military Intelligence(London:Grafton Books,1986),p.124.1987年美国国务院根据中央情报局提供的情报,宣称苏联商会是克格勃的掩护组织,其负责人皮拉诺夫是克格勃中将,其140名成员中有三分之一是克格勃人员,少数隶属于苏联军事机构。苏联版权协会也一直与克格勃保持着联系,其主要负责人均为克格勃官员。孙厚洋主编:《当代国际间谍情报斗争》,时事出版社,2003年版,第231页。孙厚洋主编:《当代国际间谍情报斗争》,时事出版社,2003年版,第231页。
(四)利用国际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