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也授予了其列宁勋章,但斯塔申斯基自己却对这种行为的正当性产生了怀疑,进而与妻子一起叛逃。这使苏联党和政府以及情报机构十分被动。而图米在进入克格勃后也接受过洗脑训练,成为马列主义的信徒。但在暴露后,他却无力抗拒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攻心战术,最终成为一个双重间谍,给苏联在美国的谍报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危害。这两个案例证明讹诈与强迫之类的粗暴手段也可以使用,但显然并不可取。
不管通过什么途径物色到的特工人选,在正式录用之前都必须通过严格的审查。列夫钦科于1966年加入格鲁乌,接受了格鲁乌严格的审查。1968年,克格勃第二总局看中了他,把他调到了克格勃。为了这次调动,他接受了克格勃的严格审查。两年之后,克格勃第一总局决定接纳他为正式在编军官,为此他又接受了一次全面审查。每一个审查项目都要用几个月时间。他的套房被装上了窃听器,他的电话被窃听,他的行动被跟踪,假装为外国人的邻居对他进行试探。此外,克格勃还直接或间接地询问了他的邻居、同事和亲戚,认识他的人,凡是能找到的,克格勃都问到了。〔美〕约翰?巴伦:《今日克格勃》,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第41页。
一旦考察通过,候选人就会受到组织的召见。领导会说:“伊凡(或丽莎),党以它的高度远见和智慧,经过研究,决定挑选你去党校受训。你无疑会感激党给你这无上的光荣,你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学习,成为一名杰出的全面的学者,成为党未来有价值的一员,所以你不能辜负党对你的期望。”杜渐:《苏联秘密警察》,群众出版社,1984年版,第166-167页。此时,候选人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情报机构看中,只知道被党组织看中,将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此后一两个月时间,他将处理好家庭问题,与过去的生活切断联系,到新单位报到。至此,情报官员的招募程序完成。
据克格勃前主席克留奇科夫披露,苏联后期,这一程序有所改变,以适应“公开性”的需要。克格勃在与候选人谈话时,不再隐瞒其工作系统,也不再隐瞒候选人未来的工作去向,从而使谈话比较直观,候选人也有了更加客观的印象,同时提高了推荐人的责任心。〔俄〕弗·亚·克留奇科夫:《个人档案(1941-1994)》,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第3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