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看3~5小时电视的孩子·彤彤篇(4)

引导孩子爱上学习

为了体现生活即教育,我并没有刻意准备任何的教具来应付此次的辅导,而是运用身边随处可见的物品来教。?彤妈妈说,彤彤最喜欢黑猫警长,为了此次辅导能顺利进行专门在网上订购了,但还没有到货。我说“不用了,真正的专家,身边任何东西都是教具”。妈妈说“就是希望这两小时充分发挥作用,担心孩子一直哭下去。”我说:“没关系,哭也可以发现问题的。”

此时,我看到桌上的一杯游戏币,拿过来,告诉他那个叫游戏币。3岁的彤彤对游戏币比较陌生。于是,我索性拿出数点卡和字卡(这是“童童童”孩子必学的内容)。我问彤彤这是什么,他都能回答出来。(教孩子什么,先从他熟悉的入手,由会的逐渐过渡到不会,比较容易接受。不要让孩子感觉学习难?培养学习兴趣重于一切。)通过和他玩数点卡,我了解到数点卡在6以内他都能认识,第一套字卡全部认识。他很配合地认完大部分卡片。虽然中途偶尔还是会突然哭起来说想妈妈,但都能被我很快转移到其他方面。

妈妈在提出的困惑中写道“对数点卡和数字不感兴趣”。我倒认为不是不感兴趣,而是引导方式的问题,比如家长会去考孩子,让孩子觉得难;比如孩子一不会了,家长就着急,就生气,让孩子一提到数点卡就会和妈妈的生气联系起来,造成阴影,从而不喜欢。其实,让孩子喜欢学习的诀窍在于——让孩子在学习中体会快乐与成就。比如,当孩子有回应时家长真诚地去表扬、去肯定,并对和孩子一起“玩学习”表示出热情。久而久之,你的孩子会像喜欢看动画片、喜欢玩一般喜欢学习。此方法,我屡试不爽,故在此分享,希望“童童童”的家长都能领悟并运用。

讲故事中的互动

看了一下时间,过去了1小时15分钟,还有45分钟。我随手拿了一本《木偶奇遇记》准备给他讲故事。于是,这一本书就讲了45分钟。这本书并不太适合3岁的孩子看,因为其中有许多外国人名,如“盖比特”、“皮诺丘”、“哲明理”等,我讲起来都觉得很吃力。不过,我运用了夸张的语调,并不断和他互动,看“哪个是笨蛋猫?”、“小猫怎么叫的?”。他一直都很认真在听。他几乎就在我腿上坐了2小时。或许,有些家长会说“我的孩子绝对坐不了那么久!”我想,一方面,和孩子先天气质有关系;另一方面,就是引导方式的问题。不同孩子有不同特质,家长完全没有必要横向比较。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我在他能够理解的地方会多停留一会,从而引起他的兴趣,如“鲸鱼好大呀!”在他对鲸鱼的牙齿很关注的情况下,还引导他学习词汇“锋利”。所以,在后来见到妈妈时,他会把书拿去告诉妈妈“鲸鱼的牙齿好锋利呀”。

4点45分,我停了下来。我告诉彤彤,再过15分钟,爸爸、妈妈、婆婆就要来接他了,等下应该笑还是哭呢?他说“笑”,我说要怎么笑,他挤出了一个滑稽的假笑,我很开心地笑了。这时,我们已经成为好朋友了。

5点钟,我把他带出去。在“童童童”的家长接待室看到爸爸、妈妈、婆婆时,他兴奋地扑了过去,满脸是灿烂的笑容。我问他,和陈园长在一起好不好玩,他眼睛笑成一条缝说“好玩”。“下次还来不来玩”,“来”。“下次来还哭不哭”,“不哭了”。

其实,辅导过程中他哭湿了10张纸巾,说了50次“我想妈妈”。但这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之后他很快乐,并且还期待下一次!通过这两小时的随机引?,我对彤彤有了初步的了解。我将在未来的教育中给彤彤父母提出更多更有价值的意见或建议。之后,我也和彤彤全家进行了交流,但妈妈担心无法消化。于是,我通过回忆详细记录下来,以供彤彤家长和更多家长学习借鉴。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