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卡斯泰德发现三辆车还不足以“唤醒”市场,他就与福特公司谈判,购买了300辆“金牛座”(Taurus)“弹性燃料”轿车。“金牛座”的车身比起瑞典人喜欢的车型要大,但是没有其他选择。这是福特公司仅有的“弹性燃料”轿车,而卡斯泰德则需要达到市场“临界数量”,才能实现他的真正目标--让人们对“欧洲制造的弹性燃料轿车”这个概念感兴趣。
卡斯泰德谈过的所有汽车制造商都表现得犹豫不决,还拿出报告说,市场调查确认这种车根本没有市场。卡斯泰德和他的来自“瑞典乙醇开发基金会”(后来改称“生物酒精燃料基金会”)的同事,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地跑了4年,最终形成了一个包括社区、公司和个人在内的联合体,大家共同承诺购买3 000辆乙醇动力轿车。
在卡斯泰德的心目中,他“只是在做‘从逻辑上说’应该做的下一步工作”,但是,他也恰恰是在做一个创业者自然会做的事。他没有费工夫和制造商探讨有没有市场,也没有组织更多的市场调查或者学术讨论会,而是安排了一个实地测试。在这个过程中,他也不断地激发其他人参与,主要是地方政府官员。大家一起形成了动力,推动实现他的想法。没过多久,“生物酒精燃料基金会”就开始与几十个组织与个人一起共同工作了。
有车没“油”怎么办?
但是,进口了乙醇动力的汽车,却没有地方加乙醇,这又有什么用呢?“这真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卡斯泰德说,“我们没有车,是因为没有乙醇站;我们没有乙醇站,又是因为没有车。”所以,就像他碰到其他问题的时候一样,“这是因为我们才刚刚开始。”
到卡斯泰德和他的同事们进口了第一批50辆福特车的时候,他已经设法说服了两家加油站,安装为汽车添加乙醇的装置,一家在他家所在的奥斯可尔德斯维克地区,另一家在斯德哥尔摩。为了进一步扩大乙醇站的数量,为他们计划进口的成百上千辆车提供服务,卡斯泰德和他的“生物酒精燃料基金会”的同事们开始了一项大规模的“劝说运动”,逐家走访零售商,其后往往还要提供财务安排,并自己安装乙醇泵。
“到了2002年,我们在全国就有了40家乙醇站。2004年6月,第100家乙醇站开业。我记得,前50家正式开业的时候我都在场。”卡斯泰德大笑着说。所幸的是,他的出场在这之后就没有必要了。乙醇站的数量在2005年翻了一番,在2006年又翻了一番。到2007年8月,达到了1 000家,这个数量是瑞典加油站总数的25%。卡斯泰德说:“前100家花了10年的时间,而现在,我们每3个月就增加1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