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实用规则--个体的生存智慧(1)

实用规则最集中地反映了在古代中国个人的生存智慧,我之所以称其为智慧,没有说它们是“聪明”,是因为在我们一直藐视个体的传统里,个体的生存环境非常恶劣,个体的生存艰难,那些在艰难的环境中努力存活,并尽量争取活得有面子、有尊严的古人,他们在创造、承认,或者默默地遵守这些规则时,一定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无奈和辛酸,这些实用规则,曲折地反映了他们的无奈和辛酸。所以,对他们在恶劣的环境中求存的理念和技巧,不应该一味地嘲笑和指责,而应在某种程度上加以尊重。

一棵花草发芽时,如果地面上恰好有一块大石头挡住了向上的去路,小草无法笔直地向上生长,就会拐个弯,在石头与地面的缝隙里东弯西绕,最后绕出石头,迎接外面的阳光。这是花草求生的智慧,这种柔弱的生命,顶不起石头,如果不这样曲里拐弯地向石外生长延伸,它就无法存活。当人搬开石块,花草东弯西绕贴地爬行的样子很不雅观,甚至可以说十分丑陋、非常病态。但这种病态已经形成,就是搬开了石块,花草在很长时间内还是难以康复,恢复得像正常花草那样自然地迎风而立、婷婷多姿。

对这株病态的花草,爱美的人厌恶它、鄙视它,但是换一个角度想,人必须首先同情它、敬重它,任何生命顽强求存的精神都应该得到人的敬重,因为人之虽然为人,并不能脱离自己首先是一种生命体的本质,纯粹精神状态的人是无法存在的。

在中国漫长的专制社会,统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都可以用一个词来描述,这个词就是“家天下”,各种实用规则之所以能长期存在并自觉地被各阶层的人遵守,其原因就是:在家天下的模式里,实用规则是最实用的,可以说它就是为家天下量身定做的,只有遵守它,才能活得滋润、活得潇洒、活得欣欣向荣,否则就寸步难行、艰难倍尝。

一、家天下:家的模式,天下的大小

家天下就是以天下为家,天子或者皇帝,就是这个庞大无匹的家庭的家长,这个体制在中国时间之长是罕见的,从夏朝开国算起,直到清朝灭亡,家天下至少存在了四千余年了。

按中国的古老习惯,一个大家庭的家长,就是该家庭辈分最高、年龄也最大的人。家天下这个大家庭和普通百姓的大家庭一样,天子或者皇上既然是家长,那在家里就是辈分最高的人,也是年龄最大的人,所以称之为“万岁爷爷”。黎民百姓当然就是家中的子孙后辈了,简称为“子民”,而位于家长与百姓之间的官员,其辈分比百姓高,而比家长低,相当于百姓的父母,通常就被尊称为父母官。按这个思路,称百姓为“子民”不是很合适,称“孙民”才符合辈分,但在汉语口语里,“孙子”往往有侮辱人的意思,因此“子民”就被赋予了非常宽泛的意思,既表示他们是辈分很低的一群人,又含有亲切亲近的意思。

对于天下这个家,可以有很多种解释,有很多推论。推论之一是:天子或皇帝是家长,管理着天下众多的子民,家长是辈分最尊的万岁爷爷,众子民相当于他的子女,受他管理指教,也受他呵护疼爱,而众子民自然都是兄弟姐妹了,大家相亲相爱地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既为家庭出力劳动,也享受家庭的财富,接受家庭的保护。这是最温馨最具人情味的推论,将这个大家庭完全按小家庭的模式来描述。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