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强者称王之后,他就可以控制更多的资源,获取更多的利益,此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王者的资源遍及天下,各种享受也达到极致,这是“强者为王规则”与“实利规则”相通的第二个地方。前者是路径相通,后者是目的相通。有了这两个相通,“实利规则”就与“强者为王规则”成为两个并行不悖的大原则,规范着人们的思维、心态和行为。
扫平天下之后称王称霸,就可以富有四海、位居至尊,可是这种机会是少之又少,天下自命为英雄豪杰的强者虽多,但有几个敢奢望达到这个目标。可是,在一隅之地做个“强”者,大量地获取实际利益,富甲一方、妻妾成群,这也与做王做侯差不多了。陶朱公范蠡就以经商致富,传说他载西施泛于五湖,想一想,这样一个超级大富翁,金银如山、奴仆成群,船载着美人西施,在风光如画的烟波深处浪漫,这种享受,如果不“强”不“富”的话,如何能做到呢?
在中国,自古以来“富”“强”二字就是联系在一起的,富--有金钱、有土地、有物质,这本身就是一种强,本身就是一种力量;而强,不但要依靠金钱物质,且这些东西本身就是强的动机、强的目的。所以,实利规则与强者为王规则可以看做一棵树投向不同方向的两个影子。
从表现形式上来说,“强者为王规则”更多地强调了力量的作用、力量的至高无上,而实利规则则强调了目的性,将一切人生的问题化繁就简,直指最终目标。
以实际利益为最终目标,这种人生哲学非常原始,甚至非常庸俗、猥琐,但它是最实用的。这个规则应该是生物求存的本能所致,有其产生的合理性,不过,这个规则的效应在后世被无限地放大,实利成了一切有目的活动的目的,这一点很可怕,这让人们的大部分的活动几乎都带上了功利性,甚至带上了铜臭味。曾经大行其道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就是这种功利性的最好注脚。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八个字说得那么直露,毫不隐讳地认为文化只是个幌子,或者只是个手段,经济才是目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当然,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这个口号无可厚非,但是将这个口号放在几千年来一直崇尚实利的大背景下,就可以看出,那些崇尚实利的聪明人,在他们眼里,文化是一钱不值的,能起的就是搭台子的作用,给实际利益的获取搭搭台子、装装门面。
在实利规则的阴影下,除了黄金白银和能变成黄金白银的东西外,其他东西都是不值得尊重的,文化也罢、教育也罢、信仰也罢,它们只是被利用的工具,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寺庙道观里浓厚得让人发腻的功利色彩。
凡是游人如织的寺庙道观,给仙佛烧的香都越来越粗了,越粗,就表示心越虔诚,当然,越粗的香价格就越高。寺庙的功德箱中钞票满箱,水池子里硬币白花花的一层一层,长明灯附近,桶装的食用油成百上千。在实利规则的冲击下,清静的修行之地变成了旅游景点,信仰与钞票联起了姻。
而去寺庙道观烧香叩拜的人,有几个是因为信仰采取烧香叩拜呢?大家多是抱着功利目的,求神佛保佑升官的,求神佛保佑发财的,或者求神佛保佑平安的。总之,神佛能给他们带来好处,或者大家认为能带来好处,这才破费烧香叩头。论动机,给神佛的烧香叩头与世间的巴结行贿是一个道理,有所贡献,然后有所求恳,拿小的付出换取大的利益,真正的精神信仰寥寥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