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聪明人与老实人(2)

清代的《老残游记》里,写老残被人请吃,席间大家闲谈,说起酷吏佐臣在曹州府治强盗的事,其中一人就忆起了自己在曹州做官的情景,说:“各县捕快捉来的强盗,不是老实乡民,就是被强盗胁了去看守骡马的人。至于真强盗,一百个里也没有几个。”这儿,老实与乡民联系起来,而乡民,即今日的农民,一直是城里人看不起的。

很多年前,在农村,每个村子都有治保主任,如果认为某人有犯罪的嫌疑,治保主任就找他谈话,要他交代问题,这个人假若不服气,不但不认罪,还情绪激动地为自己辩解,治保主任就大声呵斥他:“放老实点!”

放老实点--这句话不但过去的治保主任说,即便到了现在,还从很多强势的人口中说出来,当然,这话只能是强势者对弱势者说,绝没有反过来的道理。只是这么一来二去的,老实一词就与蠢笨、窝囊脱不开关系了。

“老实”这么一变,让它的反义词“聪明”也增加了很多新内容。除了原来聪明伶俐的意思外,还有了强悍、能说得上话、能厮闹、别人不可以随意欺负的意思,当然,最重要的变化是:聪明已和英明、睿智渐行渐远,而和人们口语中所说的“小聪明”愈来愈接近了。

一、变味的聪明

聪明与小聪明,在表象上是极其相似的,都含有“智慧”的意思,不同之处是,小聪明都是立足于自私自利的原则上运用“智慧”,并且非常急功近利,因此小聪明表现得很乖巧,给人的感觉是巧舌如簧、灵活多变、十分敏捷,因为急功近利,小聪明总是趋炎附势,甚至连窝边草也吃,所以小聪明非常容易被发现,这种“智慧”太表象了。

聪明这个词显然是受到小聪明的连累,这才名誉受损的,因为在现实中,人们是普遍厌恶小聪明的。不过这只是原因之一,另外的原因是从古到今很多聪明人都不同程度地耍小聪明,这是聪明声誉受损的主要原因。

李斯,荀子的学生,因帮助秦始皇统一六国而位至宰相,他无疑是聪明的。这个聪明人有一个老鼠理论:人与老鼠相仿,是否有出息,这由他所处的环境决定。原来李斯年轻的时候当过小吏,上厕所时遭遇到正在吃屎的老鼠,那些老鼠看到他,惊慌得四散而逃,后来李斯又在郡属的大粮仓里见到老鼠,这儿的老鼠悠闲自在地吃着仓里的粟米,看到外面的人,却是一副待理不理的样子。李斯受此启发,老鼠理论就出笼了。

李斯的名言是:“垢莫大于卑贱,悲莫甚于穷困。”这话的意思是:人生最大的耻辱是地位卑贱,最大的悲哀是贫穷困苦。这话虽然没有孔夫子的“克己复礼”名气大,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李斯的话其实已经深入到了几乎每个人的骨髓之中,道德败坏不算大耻辱,说假话不算大耻辱,奴颜媚骨不算大耻辱,卑贱才是真正的,也是最大的耻辱。

按这个思维,李斯西入秦国以求富贵,他如愿以偿了,被秦王先拜为客卿,后用为丞相,大受尊崇。可不久秦王见到了韩非的书,渴慕不已,使手段将韩非弄到了秦国。李斯与韩非是同学,而韩非的学识高于李斯。李斯害怕韩非得宠会威胁到自己的富贵,于是就进谗言、使诡计,将老同学韩非害死。秦始皇去世后,李斯为保长久富贵,听从了赵高的建议,害死了刚毅勇武的始皇长子扶苏,篡改始皇遗诏,拥立昏庸无能的胡亥为帝,使秦王朝二世而亡。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