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求仁得仁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论语·公冶长》)

意思是说,伯夷、叔齐这两个人了不起啊,在他们的心中没有怨,也没有恨。别人对自己的旧恶,他们完全忘却,就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孔子赞美这两个人有高尚的道德,他们心中只有仁,所以孔子说:“求仁得仁,又何怨乎?”

孟子曾经说过:“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为了义,连生命都可以牺牲,何况是利,何况是怨恨呢!所以伯夷、叔齐能够不计前嫌,包容一切。对于一个求仁者来说,道德的价值有时高于求生。

伯夷、叔齐是什么人呢?孔子如此赞美他们。伯夷、叔齐是中国古代称颂的两位君子的典范,历朝历代对于伯夷、叔齐的品德都非常推崇,追封了各种封号。商朝末年,纣王无道,诸侯群起而伐之,天下动乱。伯夷、叔齐原本是孤竹君的儿子,品德很高。《史记·伯夷列传》中有详细的记载:伯夷、叔齐,是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立叔齐为君,父亲死后,也许是叔齐自认为才德品行不及伯夷,愿意把爵位让给他。伯夷不敢违背父亲遗命,索性逃走。叔齐听说后,也逃走了。国中的人就只好立他们的另一个兄弟。二人听说西伯昌的贤名,便想归附他。谁知到了那里后,西伯昌已经去世了。他的儿子武王用车载着灵牌,尊他为文王,正向东进发,讨伐纣王。伯夷、叔齐拉住武王战马而劝阻说:“父亲死了尚未安葬,就动起干戈来,能说得上是孝吗?以臣子的身份而杀害君王,能说得上是仁吗?”武王身边的人想杀死他们,太公姜尚说:“这是两位义士啊!”扶起他们,送走了。

牧野之战武王全歼纣王八十几万大军,继而杀入朝歌,推翻了商朝,建立中国史上第三个王朝——周,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武王伐纣的故事。现在天下已是周的领地,一片盛世,而伯夷、叔齐却以此为耻,始终认为臣子轼君绝非君子所为,不屑与其为伍。坚持大义不吃周朝的粮食,二人就隐居在首阳山,以采薇菜为食。可是这种东西很少,根本吃不饱,就在两人即将饿死时,他们作了一首歌:登上那西山啊,采摘那薇菜。暴臣推翻暴君啊,犹不知其中过错。神农虞舜与夏禹的盛世已过去,我归附何处?哎呀,只有饿死啊,命运是何其不济。”于是双双饿死在首阳山。

伯夷、叔齐选择饿死,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当然也是仁义的选择。孙志升先生说,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的行为体现了几种美德:一、他们体现了孝与仁。两个人都不肯继承王位,这在我们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但是他们确实做到了。归根结底都是一个孝字。伯夷对父亲的孝,叔齐对于哥哥的孝。二、体现了对国家的忠诚。孤竹国是商朝的属国,伯夷、叔齐是商朝的臣子。虽然在他们那个时代,商纣王昏庸无道,但是他们依然保持着对于王朝的忠诚。所以他们阻止周武王伐纣。到最后,也是因为对于旧朝的忠诚,饿死在了首阳山。

读书导航